胡树勇散文选:得道
2015-10-23 guojian123
初春嫩芽从枝条上快速绽放的时际,我乐于做一件文人的愚事;随心所欲地翻检陈芝麻烂谷子般的书信,或是慢条斯理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本也许一、两年都没有动弹过的陈书,闻一闻这些书的淡淡的晦气,书的年龄最小的大多也在5岁以上了,它们当初的书香气息已经被岁月的陈腐气息慢慢浸吞,表面像一个红颜韵销的女人,失去了动人的魅力,所不同的大多数书的内涵不会随时光流逝而魅力衰减,相反可能似醇酒越老越香,这正是书存在的理由所在,也是书永恒的魅力。
当然,翻检老照片也是件让人调动想象发挥联想的事情,比如我现在手中翻检出的这张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老黑白照片。这是张人物合影照,照片中有七、八个人,各自散开,或站或坐,像是围棋上的布子,完全不像今天人的合影照,站成一排排一行行,规整得似列队的士兵。这些人是在一个风景点上合的影,前面有江水,四周有树木,背后倚塔,看上去是个风景旖旎的地方。这些人当中的一位就是我的父亲,我曾经问他这是在何地所拍?父亲告诉我是紫阳县的仙人洞。
于是,紫阳仙人洞的名字连同那张黑白照片的影像就印刻在了我的记忆硬盘中。就在今天,这样的形象与我正在临写的某件东西有了一种联系。近来,闲暇之时我又挥毫临池,摹写书法作品,以此磨练某种想法和境界。当下我正在用楷书抄录老子的《道德经》,先前,我的抄本临自一本新出的《道德经》,这是本简体本。之后,我准备找一本繁体本《道德经》,可在我们这个县城没有卖的,我于是从电脑网络上百度搜索了一次《道德经》,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经》版本,以及海内外难以统计的研究《道德经》的学术团体。这叫我想起本县境内山中的一棵银杏树,这颗树号称银杏之王,有千年树龄,树围需6、7个成年人合抱,挂果收摘季节,随随便便就可以收入万元。老子的《道德经》不过五千余字,最初他过函谷关,抑或是在秦岭楼观台山中,经尹喜所求,潇潇洒洒写下这五千多的《道德经》时,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五千字会诞生出一个以“道”为名的教派,并且被这个教派尊崇为始祖。他也许还未想到,他的这五千字后人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竹筒,比如铜金,比如纸帛,比如碑石,等等,来传承后代,现在它们在电脑网络中以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遍地生根,繁衍生殖。五千字就像汉水之畔秦巴山中那棵银杏树,最初不过是棵种子,而后生根发芽,随后茁壮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硕果累累,
事实也确如此,陕南秦巴山中山民被老子《道德经》以及道教所教化的人和事瓜藤纠缠、千丝万缕,无法缕清。先不盘剥历史的根须,即让我们去梳理一遍陕南民俗及民间文化时,就会惊诧于这里的民俗中有许多与道教的教规活动言语存在多种深刻的联系。如今,这种联系保存的最生动、最明显的当在陕南土葬中。传统的陕南土葬,有一整套祭祀礼仪规范的称谓,比如唱孝歌,比如葬礼的程序安排,都有道教语言在其中的反映。
当然,当我们打开陕南历史之门时,就会发现这种传于今的民俗中的道教文化积淀是有明确渊源可寻的,并且许多东西不是泊来品,而是从陕南这块所谓经常被一些人视为偏僻落后之地孕育出来的宗教文化产品。
天师道,又称五斗米教,又名鬼道。传统认为,五斗米是张陵于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则认为,它实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述及张角、张修时说:“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视,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张鲁实行了政教合一,其政权体制为师召和祭酒统治,并实行了普遍的社会救济,同时用黄老思想感化民众,轻刑重教,特别注重民众道德观念的培养。
有人认为,五斗米道对隐瞒过错者罚“治道百步”的措施,是后世民间修桥补路之类善俗的祖渊。
约1800 年后,毛泽东对五斗米教推崇备至,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郑州会议)上讲到张鲁:“三国时候,汉中有个张鲁,曹操把他灭了,他也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的人,在饭铺里吃饭,吃肉都不要钱,尽肚子吃。这不是吃饭不要钱吗?他不是整个社会上都搞,而是在饭铺里搞。他统治30年,人们都高兴这个制度”。毛泽东还为《张鲁传》写下长长的批语,大意是:道路上饭铺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这成为人民公社大食堂的理论渊源,只是此与他提倡的历史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简单重复的观念以及借鉴历史需以此时此地实际情况来考虑相悖,因此,张鲁当时成功了,毛泽东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失败了。
秦巴山区的大山之中隐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穴,它们像水中的气泡,只是洞穴不会像气泡那样轻易消失。仙人洞只是这样一颗极普通的气泡,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似乎专门为一个道人所诞生,天生要为那个道人服务,并因此而留名于世。那个姓张的道人并不是本地土著,如果有人要将他硬纳入这片土地,给他的履历表籍贯那一栏填上本地人氏那也是并不可笑的事情,毕竟他在这个山洞里发扬光大了他的事业。只是这样做总有种本末倒置的味道,好像我们这代人只会做表皮的事情,而为什么不去研究传承一下道人学问的渊源和精髓。
我想象这位姓张的道人一定是从湖北沿汉江溯江而上进入陕南,一路上他常常让伴他而行的道童打开随身携带的罗盘,地理书册,占卜用具,去仔细选择那最具风水魅力的地方。那个时代,这片土地还是未经人们深度开发的地盘,到处都是茂密得不透风的森林,乘船是最安全、最省力的交通选择,但那仍然充满着旅途惊险与险恶。不过张道人应该是那种有着执着精神和坚韧毅力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士,环境的险恶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因素,没有什么好与坏之分。因此,一定是天刚拂晓,他就会轻轻地摇醒道童,叫起梢公,汲汉江水盥洗一番后,梢公即点篙撑船扬帆起程。到了太阳落山之际,他才会选择一处水域靠岸歇息。或许,张道人也可能从秦陇沿汉江顺江而下,那是稍稍轻松一些的水上旅程。是顺江而下还是溯江而上,我不得而知,但总归是当他来到后来因他之名而命名的叫做紫阳的地方时,张道士停船靠岸,和道童拨开岸边的荆棘,进入岸边那个后来还是因他居住过后人命名为仙人洞的山洞。
从现在的山川景色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山洞周围以及方圆数公里的山川地貌并不是那种行走起来相对平坦的地方,相反这里山谷纵深切割得十分险恶,河道弯曲,另有一条从四川巴东大巴山中像巴山豹咆哮而来的名叫任河的河流,在此与从峡谷中穿出的躯体比任河更为健壮的汉水相遇,如果说任河是巴山豹的话,汉水就是秦岭虎了,虎豹相遇,发出了冲撞打斗的吼声,同时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旋涡。后来人把此交汇处称为鸳鸯戏水,那不过是从水的颜色深浅不同起的名罢了。
张道士似乎对这样的环境十分满意,似乎对仙人洞也十分眷恋,因为从此他面壁修道,长达数十年,这便是后来传承大江南北的北宋全真道南宗创始人张伯端,他的道教学说成为最有名的一种,后来,他被称为紫阳真人,他所修炼过的这快土地也因此取名为紫阳。
这位名叫张伯端字平叔的道人是北宋台州临海郡缨络街人。幼年慕道。任府吏时因纵火焚毁案卷被谴岭南,治平中随桂州知府陆诜到成都郡。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受金丹药物火候诀,改名用成,号紫阳。当年陆诜死去,张伯端离蜀往荆南(湖北江陵),得到转运使马默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紫阳县紫阳洞)修炼”。1075年,张伯端撰成《悟真篇》。因张伯端提倡的内丹学与后起的全真道主张相同,后世尊他为南宗始祖。
张道士一定是个乐于创新并且善于创新的人,巴山汉水的险山凶水在他眼中一定是灵山秀水,一定激起了他的创新的大脑。并且灵山秀水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炼丹资源,离他一、二百里的汉水下游的旬阳城,就有矿产丰富、品相极高的汞矿,这是炼丹所必须的。这里所拥有的炼丹必须的清静环境更是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因为这块被秦巴山所环抱的地方实在是块不受外界干扰难得的清静之地。但他后来并没有循前代道士烧炼外丹以求成仙的方术,相反,他毅然决然摒弃了前代道士烧炼外丹的方术,而是直接继承了老子思想,用来说明内丹炼丹术。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以“性命双修”作为道士修炼的主要方向。
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或者热衷中国传统功夫的人都深有体会,要练习一套传统功夫套路相对容易,而要在继承中创新那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性命双修,当然就是张道士的一个创新。
有了这两位道教史上的播种机式的开拓性人物,他们的徒儿们如种子在秦巴山地撒种,由此,关于道教的神仙故事和传说就在这块既古老又闭塞的地方四处传开。这些故事有关于张鲁女的,有褒女升天的,有哑姑仙的,有一发千钧的,有张三丰的,流传最广的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此故事原文不长,且录于下:“东汉仙人唐公房碑记:君字公房,成固人。……耆老相传:以为王莽居摄二年,君为郡吏,暇同僚伍土域啖瓜,旁有真人,左右莫察,而君独进美瓜,又从而礼貌之。真人者,遂与君期湑谷口山上,乃与君神药曰:“服药以后,当移意万里,知鸟兽语言。”是时,府在西城,去家七百余里,休谒往来,转景即至,合郡惊焉。白之府君,徙为御吏。鼠啮板车、被具,君乃画地为狱,召鼠诛之,视其腹中,果有被具。府君设宾宴,欲以学道,公房顷无所进。府君怒,敕尉部吏收公房妻子。公房乃先归于湑谷口,呼其师,告以危急。其师与之归,以药饮公房妻子,曰:“可去矣。”妻子恋家不忍去,又曰:“岂得与家具去乎?”妻子曰:“固所愿也。”于是,乃以药涂屋柱,饮牛马六畜。须臾,有大风、玄云来迎公房,妻、子、屋宅、六畜悠然与之俱去。……故使湑乡春夏无蚊螨,秋冬鲜繁霜,疬虫不遐,去其螟 ,百谷收入,天下莫斯德佑之效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通常的理解是贬义的,但它最初的本义却是东汉时普通人的一个生活理想,那就是对残酷的现实无奈,取一种逃遁的避世思想,理想那种神仙的生活,却又对人世的事物充满眷恋,幻想即使有升天做仙人的机会,也不舍弃人间的万物。实际上这是任何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理想,人世间的许多事太过悲凉,人们总希望到一个无压迫、自由自在的地方。
元明之际,张三丰的故事在陕南也广为流传。张三丰这个人物是个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家喻户晓的神仙人物。皇帝寻找他是为了长生不老为了升天成仙,老百姓崇尚他是因为他的平民情结,因为尽管皇帝派人四处寻找他多年,他就是不显山不显水,不与皇帝为伍,自由自在的在山林和百姓中穿行。老百姓当然就喜欢他,把他做为一个偶像,其实还是人们反对压迫反对禁锢追求人身自由的表现。
在陕南还可追溯最早的道家源流式人物,汉初张良和“商山四皓”就是这样的道家代表。秦末汉初之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因避乱来商山隐居修道,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史称“商山四皓”。《易》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知进知退”,是后人称道“四皓”和张良的主因。
相关文章
-
01-13【2024中国新词曲原创词曲征集活动】隆重开启!免费报名丨不用投票丨免费大师课
-
01-13流行歌词音乐
-
12-06【年度评选 正在报名中】2023年度十大词曲作家颁奖晚会暨2024春晚原创词曲海选活动
-
10-15情港行驻洒脱
-
10-15旧梦云烟(国风)
-
10-15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原创歌曲征集大赛正在评审!
-
10-15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13航空工业沈飞原创歌曲《生死为你》荣获“十大金曲”奖
-
10-132024年中国(维西)兰花博览会主题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062023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经开区赛区项目征集公告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站内搜索
歌词网最热
-
08-16缘分(散文)
-
01-26全国知名诗歌散文小说投稿邮箱大全
-
06-26读方承散文集《云深处》
-
07-09散文讲座
-
05-29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散文天地
-
02-10向未来的可能性敞开——读穆涛的散文
-
02-10这次换我说对不起
-
05-10散文《老土灶情结》
-
07-28纪伯伦散文诗
-
12-20李东海:读陈平的散文集《大漠足音》
音频应用
-
02-18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16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06音频应用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