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5-09-19 zgycgc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教案
进 学 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治具毕张 占小善
率以录 庸 扬 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著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 “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 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 披 记事者 要 玄 捐 兀兀 苴 罅 绍
2、 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着。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 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4、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课文分析: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写先生自责。
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工匠只工 登明选公 辙环天下
绝类离伦 不要其中 从徒
分之宜 常徒 陈编
2、翻译句子。
登明选公
杂进巧拙
3、分析课文:
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著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已。
4总结全文: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作者“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冷峻犀利。
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著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沉浸酞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虽属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问,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一-‘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
三、课文讨论与检测:
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牛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学生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的愤懑。
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l卣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但是却有力地指斥有司之不明。
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
朋党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
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为有力。
4、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
(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
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
四、拓展与讨论:
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名二子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 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章的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二、分析课文:
1、第一段,“轼”名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2、第二段,“辙”名说。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3、补充介绍: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4、拓展思考: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三、课堂讨论与归纳:
1.试摹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
“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
2.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
《留侯论》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
2、虚词
匹夫见辱(见:被)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
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
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
3、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
怪:其事甚怪(奇怪)/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
二、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在补充《留侯世家》的记载之前,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三、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
在前面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投影,把《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提供给学生。引用如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曰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
提问: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
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提问: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
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
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
五、解读题目,学习史论写法
提问:本文题目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
明确: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荒谬说法引发思考的,而作者所引用的主要也是张良的事例。“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提问:如果以“忍论”或“论忍”为题,最好怎么处理张良的事例?
明确:对张良的理性分析少一点,对前人关于张良奇遇的荒谬说法不提或尽量少提,对张良的三件事进行集中论述。
六、适当迁移,进行思维训练三槐居语文论坛!
1、苏轼的观点,是针对前人对张良成功的荒谬说法而树立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一旦离开了这种针对性,去泛泛而谈“忍小忿而就大谋”,无疑在事理上是有漏洞的,因为当忍则忍,不当忍则不能忍。
讨论:是不是一切情况下都要“忍”?
明确:假如是敌我之间,假如是邪恶与正义之间的交战,假如问题已涉及到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一位国家一级飞行员已然倒在歹徒的刀下,假如一位同胞姐妹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禽兽蹂躏,假如某位恶霸已然仗势凌法、为霸一方,假如敌寇的铁蹄已然踏上母亲的国土……假如这个时候,你还是一味地隐忍,一味地退让,那可就无异于犯罪了。真若如此,天理何在?正义何在?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这就是“忍”之辩证法。
2、《留侯论》为苏轼著名的翻案文章,内容创新是其特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有一些“想当然”的共识,但我们不见得同意的事情?比如植物会“向光”生长,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植物“怕光”,故两边生长速率不一,造成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情况。又如“沉默是金”、“谦受益、满招损”是否为必然的结论?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他出生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十个年头。这个时期属中唐。生于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已经是一蹶不振,除了社会经济因长年动乱已大伤元气外,中唐时期仅就直接威胁上层统治的政治问题而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藩镇割据,二是宦官擅权。他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集团,锐意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重获起用回长安,因为刘禹锡的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被贬谪,改任柳州刺史,最终客死柳州。
二、导入
有许多的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都喜欢用不寻常的写法来取得不寻常的效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奇怪的文章,它就是那种给人不一样感觉的文章看标题,可知王参元家里不幸失火,而柳宗元不仅不慰问反而恭贺他?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解,觉得他做人不厚道,不过我们不要让感情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一起研读这篇文章
三、课文研讨
1、朗读第一段,
思考问题: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①作者的心理活动:骇 疑 喜
2、自读第二段.
根据'骇、疑、喜'三个字,找到关键句,划分层次。
齐读第一层。
①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突然而至,滫瀡不给。 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
齐读第二层
①提问:'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这几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文章在思想上与之对应?有没有寓言说明这个哲理?有没有实例证明这个观点?
明确:《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塞翁失马》
《太史公自序》
②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
明确: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有了怀疑,才有下文的立意之奇,可见杰出的文学家首先必须是思想者。柳宗元命运多舛,这也是一切思想者共同的命运,诗《江雪》,藏头诗,千万孤独。但是时间总能证明思想者的价值。我们后人总能隔着时间的河流与先贤对话,他们永远活在历史、现在与未来。
齐读第三层
①提问: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
明确: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
王参元能否因此而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你认为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
当时社会的积弊丛生。小人当道、积毁销骨,连柳宗元这样得耿介之人甚至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说话也无济于事;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廉名之士不敢称善'可见舆论环境不正常,廉名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振拔于流俗,更是可悲可叹;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
官场口诀: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套清曲,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柳宗元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制度的问题,他以为妨碍王参元施展才能的只是'嫌疑'。
如今一把天火终于烧去所有的嫌疑,柳宗元怎能不为之而大喜,怎能不为此而恭贺王参元?最后一段作者进一步阐述自己'吊以贺'的理由。
朗读最后一段,
作者是怎样勉励王参元的?
明确:勉励王参元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生字识记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 (2)姓。
恤(xù):<书>
(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
(2)怜悯。如: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ū):
(1)<书>胥吏(小官吏)。
(2)互相。
(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书>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
膏(gāo):
(1)脂肪;油。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
(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三、古文今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原来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 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2. 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五、整体把握、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一)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2)结构图:
┏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
答司马谏议书┫ 二、驳斥谬论 ┣ 针锋相对
┃ 三、分析原因 ┃ 态度坚决
┗ 四、书信常规的结 ┛
(二)写作特点
1、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2、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3、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介枢密韩太尉: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佑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 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居家: 〔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 虽然 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 但是。
(8)、
古今词义
党 古义:古五百家为党 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今义:政党、集团
向 古义:从前 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 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虚词
介词 凭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 来 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 而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 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 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6).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丰 乐 亭 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居安思危,乐不忘忧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紧扣“丰乐”两字展开,线索清楚而又富于变化的结构。
4、鉴赏文章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涉笔成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居安思危,乐不忘忧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紧扣“丰乐”两字展开,线索清楚而又富于变化的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居安思危,乐不忘忧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导入课文:
庆历五年(1045)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相继罢去,他们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旧势力阻挠破坏,一年多即告失败。欧阳修时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极力为四人辩诬,于是触怒了新政的反对派,被贬知滁州。在当地作者没有走向颓废,而是奋发有为,使当地的生产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他们的爱戴。在那里,欧阳修又先后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郁和不平,间接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课文:
1、第一节介绍了自己在滁州勤于政务和丰乐亭的环境。
讨论:“明年”“始”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我们学习过的《岳阳楼记》的开头有什么相似之处?
作者初到滁州,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公务,待到第二年,丰收在望,才喘了一口气,句中“明年”“始”足以显现欧阳公之勤于政务。虽然有清泉只在“州南百步之近”,泉水是那样的甘甜可口,他也无暇顾及享受。同时,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里恐怕也包含了苦尽甘来的意味吧。和《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相似。
讨论:丰乐亭周围的环境怎么样?
这里有山,有谷,有清泉,环境幽美,望之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讨论:作者疏导泉水和百姓一起去赏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和他的《醉翁亭记》有相同之处吗?
都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也是下文生发议论的基础。
2、第二段在这一节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历史事件?他的目的是什么?介绍历史事情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1)介绍了两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先叙述了五代时期的情况,据史书记载,后周显德三年(956)二月,殿前都虞候赵匡J乱袭滁州清流关,败南唐兵马15万人,攻占滁州城,在滁州东门之外擒获皇甫晖、姚凤。紧接着,行文又追溯唐朝末年,天下分裂、豪杰纷争的混乱局面。史载唐广明元年(880),王仙芝、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克滁州。
(2)作者在这里插入两处叙述,其目的是为了与北宋初年天下太平的局面作对比,衬托如今生活平静富足。结合下文来看,这是一个伏笔,为下文的议论作好准备。
3、第三段介绍了滁州现今的情况。
由于滁州处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来此的“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极少;当地百姓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乐生送死”。让作者感慨的是,到如今那些经历或了解战争的“故老皆无在者”“百年之间……而遗老尽矣”。人们远离战火有百年之久,已经淡忘了战火的洗劫,战乱的痛苦,“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了。作者在简要介绍了目前状况之后,笔锋一转,用“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唤起读者思考,如今的安逸日子是怎样获得的。作者将功劳归于最高统治者的“功德”,显得很冠冕,实际在言语之问隐约透出一种忧患意识。
4、第四段是文章的重点。
(1)文章中的动词用的很传神举例说明:
句中的“仰”“俯”,不仅交代了观赏风景的角度,而且也交代了观赏对象的远近,“望”“听”则准确地描写了观赏时的动作,这番描写透着一份悠闲;“掇”字生动地描写了对眼前绽放的鲜花的怜爱之情,“荫”字则流露了休憩之时的惬意的情趣。这两句话用词准确传神,显现了欧阳修驾驭文字的功底。另外,掇幽芳指春,荫乔木指夏,风霜水雪指秋冬,秋冬草枯叶落,山势蝇岩毕露,故日“刻露清秀”,作者仅用十五个字就概括了四季景色的特点,尤其让人钦佩。
(2)作者为什么和百姓一起去亭子那里游玩?
“幸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句中的“幸”字,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可以知道,当地百姓生活富足离不开欧阳修为官的努力,这不是侥幸获取的结果,而是勤于官务的必然结果。
(3)作者创作本文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是“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丰年之乐,固然人人企盼,但社会安定“无事”是百姓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定的社会局面,即使有好的收成,怕也是没有心情来从容欣赏山水的,那么,要使今天的太平生活得以延续下去,加强国力,认真保卫宋朝的边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5、第五段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是对自己的鞭策;第二句话“遂书以名其亭焉”,则交代了“丰乐亭”名称的来历。语言干净利落,简洁经济。与上文详细描写滁州风景、详细描写自己赏玩风景时的心态举动的文字相映成趣,也体现了欧阳修谋篇布局的匠心。
6、最后一段是“记”的一个组成部分,交代创作的时间以及创作者的姓名。
7、总结全文: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极具特色。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而是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其人生感慨,寄托其人生理想。他善于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富于变化,涉笔成趣。《丰乐亭记》全文沉醉于山水,感今怀古,固然歌颂赵宋王朝的功德,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全文紧扣“丰乐”两字,今昔对比,忧深而思远。
《丰乐亭记》文约而意丰,辞微而旨大。作者不同于一般的迁客之人,自己虽然遭遇不幸,但仍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丰乐亭记》虽然也有“与民共乐”的思想,但意蕴较《醉翁亭记》更高一筹——文章隐隐透出“乐而不能忘忧”之苦心,不仅要与民同乐,更应该居安思危。
三、拓展与思考:
1.这篇文章构思巧妙,行文严谨,说说全文是如何紧扣题目“丰乐亭”三个字展开的。
本文第一段开门见山,劈首点题。然而写法不同一般。将文题“丰乐亭”三字,依次逐一点出:滁水“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点出“丰”;“俯仰左右,顾而乐之”,点出“乐”;末句“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点出“亭”字。第二段并不接写“丰乐亭”,而引出“昔太祖皇帝”(赵匡胤)平定滁州的往事。与第三段“今滁介于江淮之问……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等内容暗合。第四段,直接第二、三段写今之滁州一派太平景象,突出“丰”而“乐”。此段仍紧扣“丰乐太平”展开,呼应第一段的“丰乐”,但“丰乐”的内涵已经巧妙转换。把“丰山美景可乐”的“丰乐”变换为太平时期“丰年之乐”和太守“与民同乐”之“丰乐”了。文章结尾点明题旨,交代亭的得名,也是紧扣“乐”字,照应第一段“丰”出于“丰山”之名,“乐”来自本山美景可乐的伏笔。
2.文章第二段从远处落笔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段着力叙写与之相反的“五代干戈”,正是为了衬托“丰乐太平”,同时为结尾点明“宣上恩德”的主旨伏笔。
木 假 山 记
教学要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4、赏析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着有《嘉事佑集》。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他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推理,引物托喻,侈能使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着,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木假山记》可以说是“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着”的典型。这篇文章从议论始,以议论终,这是宋人以论为记的特点,本文尤其典型。
一、 分析课文:
1、请学生来朗读第一节。教师帮助学生疏通课文中的词语意思。
2、第一节:由木之“幸”与“不幸”谈起,联系到写木假山。
讨论: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都遭遇到哪些幸与不幸?
明确:1)不幸-----“或蘖而殇,或拱而夭”“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相比之下,
2)幸运---“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而成为了木假山,被“好事者取去”,得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离险恶的环境。
3)最大的不幸-----不被人们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了木柴,那又是“最幸者之中”的“不幸者”了。这样的不幸者,相比在生长过程中就遭遇不幸的树木,其不幸程度更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却不被人们发现赏识。
讨论:“何可胜数”一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意味?
作者借借树木的不幸遭遇来表达对人才不被社会发现重视的一种不满之情。
讨论:在文章中,作者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用意?
作者借树木成长和演变为木假山的艰难漫长的过程,隐喻人生的曲折和坎坷;借木假山的幸与不幸隐喻人才的怀才不遇。
3、第二段,面对自己家里所藏的木假山,作者以为它是极其幸运的。
讨论:在作者家里的木假山它的遭遇怎么样?它的幸运在作者看来是什么原因?
明确:“蘖而不殇”“拱而不天”“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为人所材”“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
自己特别赏识这木假山,联想到社会现实,作者只能归结为“数”了,也只能看作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了。
4、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家中那座木假山的“感”与“敬”。 “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一句,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由“爱”而“感”而“敬”的情感变化。作者爱这木假山不是因为它具有山的外形,不是外在美妙的形态,而是其内在的隐藏着的精神。那座木假山的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逢迎依附的意思。这段描写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逼真,形态生动。写中峰“魁岸踞肆”,“魁岸”,形容山峰高大,“踞肆”则是拟人手法;写旁边两峰“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刻峭”,形容山峰的形态,“庄栗…‘凛乎不可犯”,就是拟人笔法,至于决“无阿附意”则是明显的拟人化笔法了,作者仿佛将这座木假山搬到了读者的眼前,难怪曾巩称赞苏洵的文章“远能见之近”。同时,对这座木假山姿态的描写,意味深长,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原来行文至此,作者将做人的道理寓含在对三座山峰的描写之中了,这怎不令人击节三叹呢。从一件小小的摆设之中得出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这大概就是曾巩称赞的“小能使之着”的理由吧。文章最后的感慨自然生发,增添了文章具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5、总结全文: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述与议论高度结合,使文章变得厚重,耐人寻味。文章先借助树木生长之难、发现木假山之难,形象地比喻了人才成长之艰难,含蓄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然后借对家中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和气节。全文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耐玩味。
三、拓展与思考:
1.比较第一、二两段文字的异同,说说为什么第二段很多内容在第一段已经写过却没有重复之感。
第一段围绕“幸”与“不幸”,叙述木的生长过程和由木到木山的演变过程。第二段写“予家有三峰”的木假山,正是经历了上述演变过程,经受了多种磨难,成为苏家的珍爱物。这一段内容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字句有所改变、更换或节略,产生一种“回环”的美感。
2.作者对木假山“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
“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木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所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的品格。
《墨池记》教案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赏析、评点。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以旧促新法”,也可以与“说”进行比较)
“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例如: 《核 舟 记》————说明状物————核舟:奇巧(状物)
《桃花源记》————写景散文————“世外桃源”
《岳阳楼记》————抒情散文————“先天下┅┅”
《醉翁亭记》————抒情散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墨 池 记》————说理散文———— 勤学苦练出才能
二、作者简介: 名: 曾巩,字:子固; 时:北宋时人 ;地: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 评:“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称之为 南丰先生 ,卒谥 “文定”。 作:《元丰类稿》 。《宋史》说他的文章是“ 本原于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学生自读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洼(wā) 邪(yé) 徜徉(chángyáng):随意漫游。 肆(sì〕恣(zì):放纵、任情。
于楹间以揭之(yíng):房屋前面的柱子。 故迹:旧迹。
遗风余思:遗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 以临于溪:居高视下。
四、质疑解难—— 四 行 对 译 法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五、背诵全文
根据本文叙议相间的特点,逐层背诵。 (解说: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自读注释质疑、释疑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要求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重音、停顿和情感来。
2.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1)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
(2)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够明显,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楹柱间,其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3)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 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
①“岂信然邪”; 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③“岂其学不如彼邪”;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⑥“以勉其学者邪”。
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① 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
② 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
③ 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 ⑤ 、 ⑥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
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八、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写作方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土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2、以小见大。
九、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文章7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其余的见讲义)
①、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这是王羲之学习的遗迹,难道果真是这样么?难道他漫游纵情山水时,曾经在这儿栖息过么?作者对江西临川的墨池是否为王右军的遗迹存有怀疑,但他是受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为墨池作记的,所以既不必详细考证,也不便把话说绝,于是用了两个设问句。都是推测的口吻,语意上下贯通,结构前后呼应,布局是很严密的。
(解说:点拨在于拓宽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题、表现形式及行文风格。)
设问句的大量运用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徘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介绍题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篇名 作者 旨趣与性质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纯记叙文--纯寓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同上;兼具叙述、议论、抒情
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第。着有《栾城集》
苏辙风格鉴定:1.辙性沉静,资禀敦厚,加以父、兄之熏陶,发为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
2.苏轼 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这篇文章设计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圆亭记的自己。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脑赛和不平。
整体感知
本文共分四个自然段,请概括各段大意。
一、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二、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三、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 。
四、赞颂张梦得“何适而非快”的旷达胸怀。
分析第一段
出:流出。 始:开始。肆大:水流阔大。南、北:向南,向北。益张:越发盛大。浸灌:意思都是“注”。 相若:差不多 。即:靠近。为:建造。胜:美景。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幺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
答:江水。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
2.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变化如何?
答:“奔放肆大” “其势益张” “波流浸灌”
眼界与心境 : 始宽 渐宽 全开
视角变化: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千里江流图。
分析第二段
盖:大概。阖:通“合”。闭藏,消失。 倏忽:忽然。 玩:观赏,欣赏。举:抬。足:足够。
行列:成行成列(名词作动词)。所以……者:……的原因。睥睨:伺机夺取。 骋骛:纵横驰骋。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状语后置)
1、从第二段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
答:使人快意的江景。前半讲地理——即空间,后半谈历史——即时间;前半的地理风景之中,又有远近、昼夜之别。
2、快哉亭之所以为快的原因何在?
答:(1)江山风物足以观赏。 (2)古人流风足以怀想。
分析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从:带领。披:敞开。当:迎着。盖:大概。异:差别。遇:指碰上好机会,被重用。变:不同。与:参与。自得:舒畅。病:忧愁。性:本性。适:往。
中心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分 析 最后一段
患:病,忧愁。 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 余功:功劳之余,即剩余时间。
自放:自己任情漫游。放,纵。 揖: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相对(西山白云)。
穷:尽享。 胜:美景。 自适:自求安适。 振:吹拂。
胜:禁。 乌:哪里。 濯:洗濯。 宜:应该。
合作探究
1、第一、二段和第三、四段的写法差异又何在?
答:前两段叙事写景;后两段缘景抒情。
2、本文共提到几个人?
答:10人。今人三:张梦得为亭;余兄子瞻名之;余作记。古人七:曹、孙、周、陆之流风遗迹,称快世俗;楚王与宋玉之对话引出“快哉”,景差陪衬。
找出本文中的对句
(1)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2)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4)动心骇目。(自对)
(5)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6)烟消日出。(自对)
(7)流风遗迹。 (自对)
(8)蓬户瓮牖。(自对)
(9)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
(10)连山绝壑,(自对)
(11)长林古木。(自对)
(12)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3)骚人思士。(自对)
本文特色
1、文章风格雄放而雅致。2、笔势迂徐而畅达。3、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拓展练习
1、文中提及“曹孟德、孙仲谋……周瑜、陆逊……;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试略举四人为世人所乐道的故实?
(1)曹操: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结束中原二十年之久的战乱。
(2)孙权: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合力破曹操于赤壁,从此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形成三分的局面。
(3)周瑜: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南下,瑜与刘备合兵,大败操兵于赤壁。
(4)陆逊:孙策之婿,曾佐吕蒙败关羽,占荆州,用火攻破刘备四十余营。黄武七年,与魏将曹休战于皖,大败魏师。
《钴鉧潭西小丘记》教案
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情景的交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文中作者用小丘自比的手法及所寓的情感
一、导入
当我们在学习《赤壁赋》时曾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苏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让他走向了成熟”,那么今天,我们也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另一位文人大家柳宗元:
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中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余秋雨《文化苦旅•柳候祠》)
1、山水游记的介绍: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体验的结晶。由意在渲泄悲情到艺术的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2、 “永州八记”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分别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
二、 预习检查
(一)、 词类活用判别
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可以笼而有之。
3、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4、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
5、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6、枕席而卧
7、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8、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9、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二)、句式掌握
1、 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2、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石之铿然有声者,
3、 若牛马之饮于溪;……若熊罴之登于山。
4、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
5、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6、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
7、 今弃是州也,
(三)、古今异义词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2、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三、内容讲解
1、集体朗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对小丘相关的描写语段及相关的作者的感慨文字。
明确:1、2节文字重在对小丘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景描绘,而最后一节文字则重在写作者的感慨。
2、请一生寻找相关景物描写的语句及相关的作者对这一景物的情感。
景物之一: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动静结合)
分析: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 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 ,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 无上"。石头其实是静态的、不具生命力的,而本小节的文字中,作者却赋予那些石头横溢扩张的生命力,并且使它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股不屈的抗争力,这其实也应视为柳宗元一贯(或此时)的不妥协、不屈服的心态或性格吧!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居然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相对应的情感:怜——怜有喜爱、珍惜,也有同情的意思。而所谓喜爱、珍惜的感情,其基础应是在于此一小丘的某种状态,引发了柳宗元内心的“同情”──具有相同感受的心情;这从上段末节作者对于丘上石头的描绘可以得知。那些石头似乎处在一种艰困、重压的情况下,极力地想挣脱、反抗;由这样的主观理解,作者自然会产生“同情”心理,因而喜爱,并进一步将这喜爱的心化为实际的行动──买下它。(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但又何尝不是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
景物之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远近结合)
分析:这段文字表现出宁静安详,没有压力,没有冲突。经过上一小节的处理,显然丘中杂恶者清除了,美好的保留下夹了,因而山水云兽都感为提供偷悦的对象。这一景象固然有其事实,但抽象而言,也不妨看作柳宗元对于当时大环境的憧憬和期待。他在期待一个和谐偷悦、没有纷争险恶的大环境。
相对应情感: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分析:深邃幽寂的环境,适足以安放作者凄苦的心地,于自然山水中寻找到慰藉,使他在自然美中获得暂时的忘却,以虚静的心神,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展现出一种如雪天琼枝般的清冷晶莹之美。
3、集体读最后一节
三段是全文精神所在,由于此段文字,使得本文更具深度,更富有感染力。如果仅有前二段,则本文充其量只是一篇描绘生动的写景文章,而有了这一段,才使得全文在写景之中进一步有着写意的作用。所以林云铭《古文析义》说:“此作把丘中之石,及既售得之后,色色(样样)写得生活(生动活泼),尤为难得。末段以贺兹丘之遭,借题感慨,全说在自己身上。盖子厚向以文名重京师,诸公要人皆欲令出我门下,犹致兹丘于沣镐雩杜之间也。今谪是州,为世大僇,庸夫皆得讯词,频年不调,亦何异为农夫渔父所陋,无以售于人乎?乃今兹丘有遭,而己独无遭,贺丘所以自吊。”
作者如何在文中用小丘的遭遇以自比的?
明确:小丘的景色奇美却埋没于荒野秽草中 , 无人赏识 , 只因地处偏僻 , 廉价出售也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吗 ?
作者身怀高才美德 , 而被“弃是州” , 一般人“过而陋之” , 心中常怀痛苦愤懑 , 虽然敛起清高 , 投诗文以望重用 , 最终也是无人问津。与作者命运不同的是 : 小丘被作者“怜而售之” , 通过作者与朋友的“铲秽草 , 伐去恶木 , 烈火而焚之” ,于是“嘉木立 , 美竹露 , 奇石显”。这难道不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殷切希冀 ?藉着贺丘而自我伤悼。地处偏僻的小丘,如今总算有人欣赏它、买下它、整理它,而远贬蛮荒的柳宗元又有谁来昭雪他的冤屈,认识他的才华,进而来重用他呢?
4、总结
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但在他的描写下,却变得美艳无比,诱人神往。他在山水游记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尤其是在《永州八记》中,所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泉一水,其色彩、动静、远近等,都非常生动逼真,神妙入微。同时,他的山水游记又不纯客观地描绘,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或隐或现地有著作者的影子。
明代的茅坤评价“古之善记佳山水,惟柳子厚为最。”金圣叹称柳文“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4.“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教师一边问上面的问题,一边板书如下(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板书顺序)。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六、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再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舍”(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着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 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送李愿归盘谷序》教案1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了解序文的特点。
3、 理解韩愈当时的失意心理。
4、 对照手法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作者在描述了隐士所居的盘谷的可爱的同时,反映了自己的失意心理。
2、 作者还出色地运用了讽刺的笔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背景介绍:
《送李愿归盘谷序》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那时,韩愈时三十五岁正在京师赋闲。在这之前,他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在徐州任推官。他常直言批评其上级和知己张建封的某些作法,可能不为张见容,愤然离去,等候新的调任(后授四门博士)。这是他在仕途上的一次不小的失意。《送李愿归盘谷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这时的心情。
二、 什么叫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种赠序文体。古代文人临别时,常以诗文相赠,并写序叙说赠别的旨趣,这就叫做赠序。赠序在唐代初叶开始盛行。
韩愈写的赠序,内容丰富,多方面反映了他的思想见解,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颇有价值。后人说他的序文。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以后人们所写的赠序也有不附诗文的,内容多是赞许、勉励之词,已和序的原义有所不同,是为变体。本文末尾附有赠诗,应属前者。
三、 解题:
这篇序是送别李愿回盘谷的。当时有两个李愿,一为曾立大功的李晟之子、名将李朔之兄,此人位高品劣,与序中的李愿迥异,不可能是他。另一人系隐士。韩愈曾有《和卢郎中送盘谷子诗序》一篇,所谓“盘谷子”即指在盘谷隐居的李愿。这篇序把盘谷这一地名写在题目上用意是强调李愿的去处。在韩愈写的三十多篇赠序中,题目上标有地名的比较少见;本文一开头就从盘谷地名写起,跟题目用意一致。
四、 检查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藂茂( )鲜少( )旄( ) 才畯( )
便体( )轻裾( )黜陟( )趑趄( )
2、 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五、 课文分析:
1、 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盘谷在太行之阳。“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写出了盘谷的富饶、美丽和幽静的环境,韩愈的友人李愿就住在这里。)
2、 文中描绘了哪三种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第一种人是所谓“遇知于天子、用力子当世”的“大丈夫”。这种人“利泽施于人”,声望极高;“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权势极大;“武夫前呵,从者塞途”,垣赫一时;“喜有赏,怒有刑”,一切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喜欢听阿谀之词;“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姬妾成群。这些描写,使那种身居高位、依仗权势、穷奢极欲的官僚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种人是另外一些不遇于时的大丈夫—--隐者。这种人既“穷”也“闲”,但他们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食用大自然的赏赐,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人 的想法是“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他们与世无争,超然物外。这是十足的隐者之风。这是李愿心目中的正人,他也是这样在做的。
第三种人,是那些钻营之徒。他们“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钻营吹拍,非常忙碌。他们进出权贵门第时的情状是“足将进而越趄,口将言而嗫嚅”,可笑复可怜,丑态毕露。这些人不怕秽污,不怕刑罚,只图徼幸于万一。死不回头。这是李愿直接抨击的对象。
李愿说的这三种人,实在只是两类:一类是已在高位的权贵和正向权贵拚命挤入的趋炎附势者,换句话说,就是已得志和尚未得志的小人;另一类则是鄙视这些小人的隐士,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是作者听了李愿这番谈论之后表示的赞叹。作者是用一首古体诗来表达的。这首诗唱出了隐士所居的盘谷的可爱。它进一步描绘了盘谷的土地肥沃,盘谷的泉水可以洗濯,可以游玩,盘谷的地势险阻而幽深。结尾的三句话“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表达了作者也想归隐的愿望。)
六、 总结课文。
1、 构思是独特,别开生面的。
本文未对送别者李愿的事迹作任何介绍,也未对李愿的行为给以直接赞美。只是引用了李愿的一大段话。对李愿的话,作者是称赞的,但也只用了一个“壮”字来赞叹。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全在于李愿的那一段话之中。作者借别人的话当作自己文章的主体,用别人的思想当作自己文章的主题,是别开生面的,构思是独特的。作者并不为习俗写法所限,而是突破了传统的格局和表达方法。这就是作者的创新。
2、 善于运用对照的写作手法
作者在写遇于时的“大丈夫”时,突出了权势和声威的炙手可热和不可一世;写趋炎附势的人时,突出了他们伺候公卿、奔走权贵的胆战心惊和可叹可悲。这是一组对照,是一组在高位和不在高位的对照。作者在写隐士的时候,突出了他们起居安适、无毁无忧的可贵可乐。隐士和以上两种人又形成了一组对照,在这组鲜明的对照中,作者唾弃了前者,赞扬了后者,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形成了文章的主题。
七、探究 《东坡题跋》曾载苏轼这样一段话:“欧阳公言,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日,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你怎么看苏轼的这句话?
八、作业
1、整理重要的词语。
2、翻译全文.
九、板书设计
盘谷简介——→特点、谷名由来
↓ | 声威显赫的显贵
三种人物——→ | 高洁不污的隐士
| 趋炎附势的官迷
古歌收束——→祝福友人
《送董邵南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2)、 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能力目标: 比较《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情感目标:为古人才不得用鸣不平,珍惜今天才尽其能的好时机
教学设想
1、 以研读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 探究文章语气的表达,以达到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4、 主要教学板块 朗读——研读——比读。
5、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序——恳切而意长。
(师提示:读出三层语意,鼓励送行----提出忠告----规劝顺从朝廷。)
2、 诵读,读出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指导。)
董生勉乎哉!——第一段读出鼓励、慰藉的语气;第二段读出勉励、提醒的语气。(因为前者表示作者对董生的期望——要跟有抱负的人一道为国家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者则表示了警戒之意——希望董生谨慎小心,知所进退,要珍惜自己的前程,切勿为叛逆之臣效力。)
吾知其必有合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读出感叹的语气。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研读
1、 教师介绍燕赵地区的形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无所不用其极,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调遣。当时的河北是地方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
2、 理解董生的处境。
教师引导:董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去往燕赵地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搜寻有关语句,用“董生是……的,他……”的句式说话。如:“董生是失意的,他举进士,连不得志。”“董生是忧郁的,他‘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
3、 研读作者的心意。
⑴ 请学生摘录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研读,教师加以提问。如:
吾知其必有合也。——为安慰、勉励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反问中昭示着担心,委婉地提醒。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让董生从中受到启发。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用意深刻,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时也希望寄语燕赵才智之士同为朝廷效力,巩固国家统一。
(学生分小组讨论。师在鼓励性、肯定性的原则下,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⑵ 师生共同小结。(师引导,生作答。)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先是表示同情、慰藉,勉励董生有所遇合,而主旨所在,却是用委婉方式,规劝他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正如前人所言:“送之,所以留之。”
4、 研读本文写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指导并提问。)
明确:本文文字简洁而寓意深刻,措辞曲折,含蓄有致,正所谓“深微屈曲”。
四、比读
与《马说》比较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作结。)
明确:
同:都是含蓄深刻,都是开篇定下基调,分三层陈述,多有转折。
异:《马说》托物寄意,用“千里马”比喻贤能人才,抒发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愤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特点是名送实劝,反话正说,既规劝董生归顺朝廷,又尊重、爱惜人才,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五、作业
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横线处可填爸爸、妈妈、老师等称呼。 2、在写作中,要注意语气的表达。通过合适、得体的语气的运用,以向对方表达出你写这封信的目的。 3、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 板书设计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序:恳切而意长
怀抱利器
鼓励、慰藉 → 必有合也
郁郁适兹土
风俗与化移易
勉励、提醒 →能否如愿未卜
今不异于古所云
吊望诸君
启发、致意→为天子效力
观屠狗者
实质:名送实劝
【说明】
由于韩愈一向维护朝廷的统治,视藩镇为叛逆,因而极不赞同董邵南此行,希望他将来仍然回到长安来,为天子效力,但这个意图表达得委婉含蓄,须仔细品味才能读得出来。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研读——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具体就是通过对文章语气的探讨,达到把握作者意旨的目的。
通过朗读,使学生达到了解主要字词、理解文章语意、初步读出文章语气的目的;通过研读,使学生达到研语气、明主旨的目的;通过比读,使学生达到会比较、知异同的目的。教学中的这三个具体步骤是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的,是递进式的。
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语气对文章主旨的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语气的表达(因为学生一向轻视语气的作用),并使学生以后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充分发挥好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朗读——研读——比读),为研究性学习夯实基础
赠黎安二生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教学难点: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进程: (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 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既而 顾 诚 闳壮 驰骋 隽伟 固 知
第二段:顷之 以为 既 以言相求于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讵
第四段:然则 其
四、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介绍黎安二生。
(二)写黎生临别求序之缘由。
(三)作者自叙述“迂阔”。
(四)深入一层展开议论。
2、本文写黎安二生,却先写苏轼,再写苏轼来信赞二生,然后写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坛大师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两个词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该如何理解?(课后练习一)
“迂阔”,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风。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与自己的“大迂”,作者对自己的“迂阔”持什么态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自己的“大迂”为为人之迂,“道”的问题。作者以“迂”为善,表现决不附和颓倾的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及我行我素、无所畏惧、勇于躬行直道的可贵精神。正话反说,讥世之词。有力的为自己作了辩护。
五、赏析写法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布置作业:
梅圣俞诗集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及其阐述这一观点的意图。
2、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3、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要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进程:
一、题解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在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的诗很著名,尤为欧阳修所欣赏,赞其“覃思精微”“深远闲淡”,其诗继承了真正的、纯正的诗歌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南宋陆游曾称其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者。
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为梅诗初次结集并写下了这篇序言的主体部分,第二年亲自为梅诗整理编纂成书,并续完此序。
二、自读指导
(一)、梳理文句,理清思路。
翻译重点句
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2、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3、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4、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讨论、理清思路
全篇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
一、提出“诗穷而后工”这一千古独创的命题。
二、分析梅圣俞其人其诗,写其“诗穷而后工”。
三、叙述收藏梅圣俞诗作并写此序的经过。
(二)、理解与探讨
1、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出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又是什么?
2、文章叙述梅圣俞的经历,是紧紧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鉴赏与评价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韩愈提出“物不得其平则鸣”,孔子提出“诗可以怨”,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试分析这些诗歌理论有这样的传承关系?
布置作业:课外选取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与本篇进行比较阅读。
战国策目录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2、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3、学习本文正面与反面相结合增强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教学进程: (一课时)
一、 题解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二、 自学导读
(一)、疏通文句
1、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2、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
3、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4、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5、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二)、理清思路
全文分七个自然段
一、 简言全部校勘经过。
二、 指出刘向持论之误。
三、 以孔孟二人为例,否定刘向的“不得不然”说。
四、 阐述时代变了,法也要变,但“道”不能变。
五、 揭示谋诈之害。
六、 驳斥毁书论。
七、 介绍《战国策》高锈注本的情况。
(三)、理解与探讨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的原因。
1、 作为儒家学者,曾巩有很好的“论风”,他有怎样的论风?
3、分析本文正反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评判古人古书,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鉴赏与评价
1、 曾巩与欧阳修同乡,曾向欧阳修学习古文,深于治儒;文章以儒家思想为准绳,风格也近于欧阳修,试比较二人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2、作为儒家学者,曾巩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认为战国乱世,就是因为”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对此,你怎样评价。
布置作业:
本专题的三篇文章都是书序,可写法却差异很大,说说它们的不同特点
柳子厚墓志铭
教学目标:
1、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进程:
一、简介。
1、介绍柳宗元:参见教材P92“柳宗元小传”。
2、介绍碑文: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几种常用的碑文有: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二、疏通文句。
1、自读、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
第一段:皇考 以
第二段:逮 有子 俊杰廉悍 踔厉风发 屈
第三段:用事者 例出 泛滥停蓄
第四段: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其 教禁 顺赖 以男女质钱 子本相侔 没 与设方计 令书其佣 比一岁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第五段:亦在遣中 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拜疏 士穷乃见节义 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第六段:勇于为人 贵重顾藉 推挽 穷裔 道不行于时也 自持 有出于人 自力以致必传于后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第七段:立然诺 尽 竟
第八段: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2、朗读、翻译全文。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
全文八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写死者家世。
(二)(2—6)选取柳宗元一生五个主要方面叙写:少年才俊、出仕被贬、柳州政绩、以柳易播及文学成就。
(三)(7—8)写子厚之死、归葬及铭辞。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韩愈墓志铭的创新写法,体会“士穷乃见节义”的哲理
教学进程:
一、阅读与探讨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为人的?摘出具体语句。(文后练习一)
讨论;主要从他为人的品格、学业成就和做官的政绩等方面加以介绍。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柳宗元怎样的为人?选取文章精彩语段,说说柳宗元令你敬佩的地方,赏析作者写人的方法。
提示:第四段——为政才能高,选取典型事例;传播文化的功劳,他人拜其为师,衬托手法。
第五段——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选取典型细节,对比写法。
3、赏析多处对比的具体作用。(文后练习二)
4、贯穿文章诸多材料的主线是什么?文章第7段是否为闲笔,为什么?铭文有何深意?
提示;以朋友之义为主线。
第7段并非闲笔,回应了前面议论交谊的话,再比衬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文章主旨。
第8段铭文语短情深,因为死者生前曾以无后为忧,而死后孩子又特别小;所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
二、赏析韩愈墓志铭的创新写法。
1、墓志铭常规写法
①从内容上,“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对死者一生的德行、事业有一个完整的介绍。
②从章法上,开头叙述死者的世系、爵里,中间叙述死者一生经历,最后扼要交代后人;写作时以叙事为主,作者的态度是隐含其中的。
③墓志铭一般要“论列德善功勋”,并且“称美弗称恶”。
2、比较本文的创新“变体”写法。
①开头不叙姓氏、里居。
②中间以较大篇幅发了两次议论:一是议论世俗交情,二是柳的坎坷经历与文章必传于世。
思考:这些议论的用意何在?如何理解“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作者说“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你能“辨之”吗?(文后练习一)
③对柳一生因支持王叔文改革而遭贬斥的大事采用淡化处理的叙述方式。
3、小结韩愈文章的独特写法。
三、拓展阅读
士穷乃见节义
——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述了柳宗元的这样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刺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刺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其意是说,播州不是个人住的非常荒远之地,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上奏疏给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刺史。
韩愈在记述柳宗元的上述事实后,大发了一通感慨。韩愈说:“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其意是说,唉,读书人到了穷困落难的时候才能看出节操和义气。现在一些人日常家居彼此表示仰慕友好,置酒晏设游戏相约频繁往来,夸言奉承,强作笑颜,争相表示谦恭卑下,拉着手表示愿意掏出肺肝给对方看,流着眼泪指着青天与太阳发誓:生死与共,永不背叛,真好像可以信赖的样子;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即使是头发丝般的小事,也会翻脸如素不相识,对方落到陷阱里,不仅不伸手相救,反而又推又挤,还有落井下石的,这种情况几乎处处可见。落井下石的行为是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做的,可他们却自以为做得很好。如果听到子厚的风格,这些人是应该有所惭愧的。
可以说,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的高度评价,对世风、时弊的辛辣抨击,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发,就是到了十多个世纪后的今天,也是无以复加的了。
柳宗元的事迹,由韩愈记入碑文并加以评说,已流芳百世。其实,为柳宗元作传的韩愈的高风亮节更是难能可贵。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属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又同时被贬,可以说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志同道合。但是,韩愈与柳宗元作为同期为文者,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作为同朝为官者,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却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态度上属于变革派,韩则是保守的,他对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不赞同,严厉指责。柳是信仰佛教的,而韩愈一生以儒家道统观念的“卫道者”自居,极力排斥佛老,他曾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供奉而被宪宗命令处死,幸得人相救才免于一死,但被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的潮州任刺史,直至穆宗即位才又内召为国子监祭酒。韩柳作为同朝的不同政见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作为朋友和文友的关系。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实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典范。
韩柳等名家之所以能胸怀大度、贞操节义,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出身、学识、经历不无关系。他们都精通六经、百家之学,为官几上几下,横涉各个方面,深谙国家和地方治理之道,以及良好的个人天赋,形成了他们崇高的品德。
段太尉逸事状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着有《柳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
能为公已乱
无伤也,请辞于军。
尚书固负若属耶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言未毕,晞再拜曰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自占数十顷,给与农
垂死,舆来庭中
乃我困汝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段公,仁信大人也
汝又取不耻
汝将何以视天地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果不用吾言
然终不以在吾第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窃好问老校退卒
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
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 导入课题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
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写悍卒肆志,自荐平乱,诣营陈辞,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士卒肆志之状:天天成群结队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不能满意,就奋击折人手足,将各种瓦器都砸碎,狼籍满地,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至撞杀孕妇人。写暴行之惨烈,如在眼前。接著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为所欲为的症结所在,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白孝德只是心中忧伤却不敢说明。紧接著作者又写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派士兵捕捉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街市示众。这里“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岂肯罢休,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终,不料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写了段秀实要求留宿军营一节。为什么要写这一情节呢?掩卷细想,却又不难理解,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三段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段秀实拿笏击泚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而且见于小处,人物形象更显得光彩。
上述三则逸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虽名异,彼此间也无联系,但其精神是相通的。从作者客观的叙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赞颂之情。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
2、思考讨论:本文的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此文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所记逸事的开头,作者都写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按顺序,“仁愧焦令谌”之事应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将它移后,把“勇服郭晞” 提前来写,其好处是能充分体现写作主旨。因作者要反击小人诽谤段秀实以笏击泚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强调他“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的本质,而“勇服郭晞”最能说明这一点。另外,这种先后倒叙也符合读者的欣赏心理。作者先写剑拔弩张的气氛和激烈的场面,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印象。然后写段秀实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对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势跌宕起伏,布局富有变化。这样安排,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本文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繁简得当。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让事实和形象说话,他精心选取了段秀实生活中的三则逸事,繁简得当。“勇服郭晞”一事,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仁愧焦令谌”一事,作者为展示段秀实的仁心爱民的品质,在描述其为被打成重伤的农者洗血、裹疮、注药、哺食、卖马、偿谷,不避琐细。而“节显治事堂”,作者笔墨简略,用的是以简代繁的手法,叙事行文虽寥寥数语,然而由于能抓住主要环节,收到了见微知着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4、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
讨论后明确:
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5、作业:《优化设计》除课外文言阅读外全做。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总结归纳本文的人物性格和写作技法;
2、讲解讨论《优化设计》上的作业。 一、人物性格分析
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1.诛杀暴卒 刚正沉勇
2.代民偿租 仁慈宽厚
3.拒收贿赂 清廉正直
二、写作技巧分析
1.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反衬,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
2.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讨论后明确:
《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首先是精心选材,全文写了段秀实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详细记述了段秀实自荐平乱,只身前往军营,面对全身披挂、张牙舞爪的乱军,慷慨陈辞,抓住要害说服郭?,又主动留宿营房,以凛然正气震摄乱军,每一步骤都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他对朱?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幸〔作万一讲〕致货币,慎勿纳。’”朱?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以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政廉洁。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钩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
柳宗元在本文中未发一句评论,而是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行为来表现段秀实的思想性格。如第一件事,郭?部下十七人依仗郭氏父子势力,到集市抢酒闹事,段秀实将这十七人“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显示了他平定乱军、安抚民心的决心和魄力。乱军“一营皆噪,尽甲”,为了化解矛盾,消除动乱隐患,明示道理,段秀实决定只身独往军营,文章是这样描写行为言语的:“解配刀,选老嬖者一人持马,至?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并且乘机开导官兵们:难道郭氏父子对不起你们吗,“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秀实勇闯军营,仅仅几句话就点明了问题的要害,致使郭?及其部下不得不垂首俯教。读到此,不能不为柳宗元善于用个性化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所折服。叙述“仁愧焦令谌”一事时也是以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段秀实对无故挨打的农民倾注了自己的仁爱,文中描写道:“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寥寥几笔,一个正直、仁义而又满腔义愤、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学员在阅读时一定早就发现了。本文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作者在最后一段点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
三、讨论讲解《优化设计》作业
《方山子传》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用意
2、认识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二 主旨: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三 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四 研读课文;
1、 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
明确: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所著帽,方屋面高
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四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
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
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4、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5、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
6、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
五、课后小结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文体。
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高中后,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章
1.梳理字句。
(1)听读。放古典音乐,教师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
(2)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
出示投影:
①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及长(cháng) 长者存(zhǎng) 尚飨(xiǎng)
B.不省所怙(shěng) 省坟墓(xǐng) 窆不临其穴(biǎn)
C.殒其生(yǔn) 夭其嗣矣(cí) 丞相薨(hōng)
D.汴州(biàn) 归取其孥(nú) 殁南方(mò)
②指出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万剩之公相 B. 零叮孤苦 C. 衔哀致诚 D. 如耽兰之报
参考答案
①D(A.及长cháng;B.不省所怙;C.夭其嗣矣 )
②C(A.剩——乘;B.叮——丁;D.耽——耿。)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注释词语,归纳特殊句式)
(1)吾少孤;幼年死去父亲。
不省所怙:依靠。《诗经•小雅•蓼莪》有“无父何恃”的句子,后因取“怙恃”为父母的代称,所怙,即指父亲。
请归取其孥:妻子和儿女的统称,即指家属。
函相甍:古代称王侯死叫甍。唐代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亡叫甍。
辍汝而就:停止,这里指离开。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子息,后代。
不克蒙其泽乎;承受、蒙受。
窆不临其穴:葬时下棺入穴。
其又何尤:怨恨。
(2)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3.自由发问,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
1.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部分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10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
2.指导诵读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集体朗读第5、10两个抒情段。
明确:第5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的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解说: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抒情的段落为2、5、10、11自然段,有标志性的词语,即段首的“呜呼”,叙述穿插于其间。多郎读,体味抒情色彩,为鉴赏作铺垫。)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的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教师范背。
2.学生集体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诵。
二、体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史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累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的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什么标志性的词语。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的词语为段首的“呜呼”。
3.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似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试分析这种抒情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殃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
(2)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了感情,之后自然转入对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
(3)韩愈与老成在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5)作者好像在同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得天,易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只是悲侄 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情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史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边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黄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方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说,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四、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还要不要亲情
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
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
参考内容:
正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
反方: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
五、课文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段)
1.生离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段)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段)
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段)
融情于事 2. 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段)
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段)
病因死期,萦回于心(8、9段)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
3.祭奠之情 (10段)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祭石曼卿文》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感、主题。
2.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点。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欧阳修;石延年;祭文;唐宋八大家
2.内容提示
本文是欧阳修给好友石延年写的一篇祭文。本文略于叙事,详于抒情、议论,且议论中融注深厚的感情。祭文基本上没有追叙石曼卿的生平事迹,而主要是通过物之盛衰、人之生死、形名之存亡的议论抒发对挚友的怀念之情。在议论中交织着主观与客观、常理与心理的矛盾,千回百转,低回凄恻,愈转愈深,体现了欧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的特点。整篇文章情真意厚,缠绵悱恻,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
三、创作背景
石曼卿(994—1041),北宋文学家,才高而未遇,遂饮酒自放,愤世嫉俗。欧阳修是其挚友,两人相识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当时同官馆阁校勘,不到一年。其后两人分别多年,当再度相聚时,石曼卿已憔悴衰老,不久,48岁的石曼卿就英年早逝。欧阳修曾作《哭曼卿》和《石曼卿墓表》等诗文对石曼卿予以深切悼念。《哭曼卿》诗中说:“嗟我识君晚,君时犹壮夫。信哉天下奇,落落不可拘。轩昂惧惊俗,自隐酒之徒。一饮不计斗,倾河竭昆墟。作诗几百篇,锦组聊琼琚。时时出险语,意外研精粗。穷奇变云烟,搜怪蟠蛟鱼。诗成多自写,笔法颜与虞。旋弃不复惜,所存今几余。往往落人间,藏之比明珠。……朐山倾岁出,我亦斥江湖。乖离四五载,人事忽焉殊。归来见京师,心老貌已臞。但惊何其衰,岂意今也无。才高不少下,阔若与世疏。骅骝当少时,其志万里途。一旦老伏枥,犹思玉山刍。……而今壮士死,痛惜无贤愚。归魂涡上田,露草荒春芜。”诗中对石曼卿的诗歌才华、书法艺术作出高度评价,对彼此相识甚晚,相聚无多表示遗憾,对石曼卿的才高不遇,英年早逝表示了极度的哀痛。在《石曼卿墓表》中,欧阳修对其文章、才能、奇节、伟行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石曼卿去世26年后,欧阳修又派人到石曼卿墓前祭奠,并作祭文,抒发了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四、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背诵课文。
2.课文分析
首段是例行公事。凡是祭文,都需在首段点明时间与人物关系。
第二段始进入祭文正文,劈空就是一句“呜呼曼卿”,行文突兀,而情感真切。仿佛要将亡友从地下唤醒,对他细细倾诉。所要倾诉的又是什么呢?“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八个字正是这一段的眼目。这八个字又仿佛是劝慰亡友的魂灵可以放心安息。所谓“身去德音存”,人固有一死,美好的名声却必将流芳百世。
第三段又以“呜呼曼卿”领起,正是欲将一腔心事都说与亡友来听。这一段,以“奈何”为界是两层意思。“奈何”之前的几句是接着上一段说,仍是说“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奈何”以下,笔锋陡转,“荒烟野蔓”数句将一幅荒冢凄凉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由人不起“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之悲。两层意思之间,一客一主,前一层只是引起,只是为了反衬,后一层才是重点,也是全篇的核心。
第四段仍以“呜呼曼卿”领起,正是欲将心中蕴含的感情都与亡友说尽了。而一段之精神乃在不能忘情。“固知其如此”的“固”字好,与下文的“而”字构成转折。名可不朽的道理,我不是不知;万古长空,空悲无益的道理,我不是不知。可是,追念往昔,我又怎么能忘却那些歌哭笑悲的记忆!理智,终究抑制不住情感。从理智上明白和接受一些大道理,并不是很难的事;可心灵的感受终究是点点滴滴,往昔的感伤无声无息地渗透。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祭文正文分三段:第一段写不朽之名,第二段写万古之空,第三段写不能忘情。三段皆以“呜呼曼卿”领起,在情感上有很强的震撼力。岳飞《小重山》词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本篇亦是知音云亡之悲。
文章不长,但情感富于转折。正文一段与二段之间是转折,末段自身又含一层转折。一段的不朽之名,终究敌不过二段的万古之空;末段的理智超脱,终究敌不过情感的悄然渗透。转折之后,方见分量,方见沉重,而终不外“悲”与“情”二字。欧阳修曾云:“人生自是有情痴”,信然。
全文以情驭笔,一气呵成,不假修饰,却又得结构之妙。文中以“轩昂磊落、突兀峥嵘”八个字推许曼卿,实可移来评此篇。正文第一段写名之不朽,是何等斩钉截铁!全然是劈空说起,有游龙出海之势。第二段写万古之空,却又将第一段全盘抹倒,非力挽山河的笔力,绝不能做到。前二段是放得开,末段却是收得紧,如一道闸门,将两条游龙紧紧关锁。正可见当时文坛巨匠的文字工夫。
译文:
在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具官欧阳修,谨派尚书都省令史李旸前往太清,以清酒和几样佳肴做祭品,在亡友曼卿的墓前设祭,并写一篇祭文来吊祭:
唉,曼卿!生前您是个英才,死后必化为神灵。那同万物一样有生有死,而又回到无物的,是您暂存聚合的肉体;不同万物一起消灭,而卓立不朽的,是您留传后世的英名。这是古来圣贤,没有一个不是如此。那些被纪录在史籍上的,如同太阳、星星般地光明。
唉,曼卿!我好久没看到您了,还仿佛记得您平日的样子。您的意态超凡,仪容俊伟,卓立高迈,而被埋葬在地下,我想不会化成土壤,应该化成金玉的精粹。不然,也会生长出千尺高的松树,或九根茎的灵芝。怎禁得满目荒烟野草,荆棘交错丛生,在凄风雨露下,飞萤野火流动;只见牧童和樵夫,在那里上下往来歌吟,再加上那些受惊的飞禽走兽,悲伤地徘徊而咿嘤鸣叫!今日固然如此,就是千年万年后,怎知它不变成躲藏狐貉或鼯鼪的洞穴呢?古来的圣贤也是如此的遭遇,您难道没看见连绵不绝的旷野和荒城!
唉,曼卿!盛衰的道理,我固然晓得它是这样,然而感念往日,心里觉得悲凉凄怆,不知不觉临风而掉下眼泪,实在感到惭愧无法达到古圣人不动情的境界。希望您来享用!
3.课文难点讨论
请讨论一下第三自然段作者对石曼卿墓的想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要点:悲凉;失望;对于古来圣贤命运的同情。
4.相关评论
凄清逸韵。(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一)
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于是一笔已自透顶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写入来。不知者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三)
公祭文奇崛不及韩,清峭不及王,独情致缠绵凄恻而亦微带俗韵,若此篇是也。(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六一居士全集录》卷五)
此文三提曼卿,分三段看:第一段许其名垂后世,写得卓然不磨;第二段悲其生死,写得凄凉满目;第三段自述感伤,写得唏嘘欲绝,可称笔笔传神。(清•孙琮编《山晓阁选欧阳庐陵文选》卷四)
拟柳子《祭吕化先文》,无味,不知人何以多好之。(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九)
此一祭,盖葬既久而近经其处,触眼苍凉,不禁侘傺嘘唏,一写其宿草之悲也。或把作随常祭文批解,伧子又从而剿之以为活套,不足一哂。文虽极悲凉,却能向已墟境象,点出不朽精神。(《古文眉铨》卷六十二浦起龙评)
篇中三提曼卿:一叹其声名,卓然不朽;一悲其坟墓,满目凄凉;一叙己交情,伤感不置。文亦轩昂磊落、突兀峥嵘之甚。(《古文观止》卷十)
此遣祭曼卿墓下之词,非始死而吊奠,故全在墓上着笔,而以曼卿生平之奇,串入生发。其大意从雍门子鼓琴一段脱化来。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
意势矫健,音节苍凉,非六一不能为此。(清•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七十四)
七、练习
1.选择题
(1)欧阳修所作的著名史书是( )
A.《新五代史》 B.《旧五代史》
C.《宋史》 D.《新唐书》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欧阳修 B. 司马光
C. 苏轼 D. 苏洵
答案:B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于他任职( )时期。
A. 杭州 B. 滁州
C. 扬州 D. 洛阳
答案:B
2.填空题
(1)欧阳修卒后的谥号是( )。
答案:文忠。
(2)《祭石曼卿文》中“石曼卿”的名字是( )。
答案:石延年
3.简答题
简要介绍一下《祭石曼卿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答案要点:反复咏叹;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 本文主体部分由三句“呜呼曼卿”提起,每一句之后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追思亡友石曼卿的?
答:参课本上的评析第二段。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结构框架。
2. 清人林云铭感叹《祭石曼卿文》“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见《古文析义》)。由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抒情方式。
答:参课文上的评析第三段。(1)直接抒发与托物寓情相结合;(2)情景交融,尤其是第三段;(3)所用词藻色泽灰暗,给人悲冷的气息。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欧阳修书法真迹欣赏
《灼艾帖》
《集古录跋尾》
祭欧阳文忠公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表达的思念追慕之情。
2、品味课文善用修辞辞采纷呈气韵充沛的语言。
3、学习文章运用形象语言阐发抽象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深刻的议论,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教学难点:作为祭文,作者淡化一个“悲”字的用意。
教学进程: (一课时)
一、简介
1、写作背景:退休家居的欧阳修66岁时病逝。王安石当时在京为相,闻讯后写下这片祭文。
明代茅坤认为,在所有为欧阳修写的祭文中,本文数第一。
2、 作者与逝者的交往:欧阳修对王安石有知遇之恩,作者曾感慨“非欧公无足以知我”。
后以政治见解不同,也有过意见分歧。作者得知欧阳修去
世的消息,不能忘怀于欧公,写下这篇表达无比崇敬和绵绵哀思的祭文。
二、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溟漠 苟
第二段:器质 精微 闳辩
第三段:屯邅 困踬 窜斥流离
第四段: 指顾 出处 庶乎 湄 瞻依
第五段: 念公之不可见,而其谁与归
三、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评价欧公人生境界
(二)推崇欧公文学成就
(三)赞颂欧公道德人格
(四)肯定欧公政治作为
(五)直抒敬仰之情
3、 文中有四个比喻句概括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从课文中找出来,说明这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即“其积于中者……骏马之奔驰”。概括的特点分别是:积累丰厚;
文彩华美;语言优美飘逸;文词雄浑有力)
3、作为祭文,文章开头却用议论的笔调强调“亦又何悲”,原因何在?
(这样强调是为了突出欧公杰出的功绩,突出他和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作者并非不悲痛,也非无感情,
但作者能够超出人之常情,这也切合死者)
四、赏析写法
1、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课文没有像一般祭文,表达形式单一,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段,酣畅淋漓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感情。
2、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全面揭示欧阳修的成就贡献,选材构思有创意。
(具体分析可看段意)
布置作业:
探究题:本单元三篇祭文都涉及“情”“忘情”的问题,请找出有关词句,指出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会不同。
(提示:韩愈的祭文是写给侄儿的,亦亲亦友,情不能堪,所以他“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祭文都提到“忘情”二字,
并且都表白自己不能忘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不能忘情”,但由于祭奠的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作者
与死者的不同寻常的交往情况,侧重于议论的因素较重,而非单纯抒发哀痛之情)
毛 颖 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进而理解寓言主题;
2、认识文章通过嬉笑诙谐的寓言形式体现严肃而重大主题的寓庄于谐的写法;
3、领会作者善于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构思艺术。
教学重点: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
教学难点:寓言主题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请作者谋篇思路
教学进程:
一、简介
1、学生简介作者
2、寓言: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微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先秦时代,诸子著作中就包含了大量寓言。唐宋时期,寓言创作进入繁盛阶段。八大家中柳宗元、韩愈、苏轼为高手。本文看似传记,但实际上是寓言。
二、自读、理解文句
1、提示各段重点词句:
第一段:果实 使物 醢 佐 匿
第二段:次 以惧 趺居 简牍是资 其遂兼诸侯乎 日见亲宠任事
第三段:便敏 悉 重 累拜 狎 以衡石自程 推致 见请亦时往
第四段:因冠免谢 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 所谓尽心者
第五段:本其所出 《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
2、朗读,讨论疑难,翻译全文。
三、理请作者谋篇思路
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明确:
全文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写毛颖的家世。
(二)(3-4)写毛颖被皇上重用与抛弃。
(三)(5)作者对毛颖一生的评论。
3、思考:文章以什么谋篇构思?A 感情变化 B 事件 C 时间变化
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深入理解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理解主题。
教学进程:
一、阅读探讨
1、文章看似为人写的传记,实是以笔写人的寓言,许多句子一语双关,既像写人,又是写笔;既是写笔,又是写人。妙不可言。找出这些句子,理解文意,品味其妙处(文后练习一)
举例提示:
为人强记而便敏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九流百家皆所详悉 日见亲宠任事 通于当代事务 善随人意 虽见废黜终默不泄
2、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韩愈三十六至四十七岁间,韩愈仕途坎坷,早年四度应试,才中进士。三次参加博士宏词考试,均不中选。多方投书求官,亦未成功,后才找到幕僚的职位。又因上书获罪被贬,后得赦。终于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以后十二年,官职屡经迁调,或升或降。作者又当朝宰相张九龄被罢、将帅封常清受戮、张巡、许远忠心报国而身后寂寞。因而对龙颜易变、皇帝寡恩、群臣倾轧、宦海浮沉、人心痛楚早就蓄积于心中。
3、讨论主题:有人认为是表扬毛颖能尽其所能;有人认为是影射讽刺老而无用的执政大臣;也有人认为它是在讽喻皇上的寡恩薄情。
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可以各抒己见,但要根据课文说出理由。
二、赏析寓庄于谐的新颖手法
1、庄,是主题的严肃性;谐,即滑稽。严肃重大的主题,通过嬉笑诙谐的寓言形式体现。
《毛颖传》里,明明是描写毛笔这一事物的特性,却把它当人来写,而且郑重其事地为之立传,煞有介事地考证其祖先,这就使整个构思有了滑稽的性质。写毛笔这样小的题材,却采取了传记的体裁,篇末还有太史公的议论,简直就是史学家的笔调,这种内容与形式上的矛盾,更构成了文章的喜剧性。
2、比较人与物之间既像又不像的独特韵味。
3、小结这种独特的写法,介绍时人对此的非议和责难。
作业:
《蝜蝂传》教学设计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了解虫的特点及以虫写人、人虫类比的独特艺术构思
2、理解寓言讽刺惟利是图、贪婪成性者的深刻主题
3、学习寓议于叙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以人写虫的构思和主题
教学难点:寓议于叙的技巧
教学进程:
一、以一小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叫阿富。他非常贪心,平时无论见到什么,只要有可能,总是什么都想占为己有。他也非常吝啬,什么破的旧的东西,都不愿意丢掉,实在用不着就堆在房间的角落里。慢慢的,房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人见了,就对他说:“那些没用的东西就丢掉吧,你看房间都满了,再不清理掉,很快你就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了。”阿富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慢慢地,果然房间都满了,连床上都堆满了东西,他真得连睡的地方都没了,可还是舍不得丢。最后只能勉强挤在破东西里,跟小强作伴了。
同学们,你们同意阿富的做法吗?为什么?有一种小虫也这样,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柳宗元笔下的《蝜 蝂 传 》。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不懂生字词。
2、听录音,听准字音、停顿与节奏。
3、齐声朗读课文,并正音。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卒 苟 病 艾 滋 极其力不已 , 至坠地而死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善负 愈 嗜 厚其室 踬仆 黜弃
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2、学生串讲课文大意。
3、概括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四、课文研讨
1、 蝜蝂的本性是贪婪,作者是如何写其行为和下场的?
遇物辄取——贪婪的本性;卒踬仆不能起——贪婪到不惜生命;苟能行,又持取如故——本性难移。至坠地而死——贪婪的后果。
2、现今世人的行为又是怎么的?与蝜蝂有何相通之处?
3、请找到文中的叙述与议论的句子,并分组朗读,品味寓议于叙的好处。
4、这则寓言想要说明些什么呢?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有像蝜蝂那样的人吗?你对他们有什么忠告?跟你的同学分享一下,并写成一篇文章。
《日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熟读课文,对生字新词能读正确,写正确,解
释明白。
明白用比喻阐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生字新词:
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
扪:摸。
揣:摸。
龠: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譬:比喻。
相:形容,比喻。
卒:终于,终究。
欤:吗,助词,表疑问。
没:能潜水。
涉:涉水,指徒步涉水。
题解:
“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
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著名古文家;与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
分析课文第一、二、三小节。
朗读三小节。
默读第一小节,试分句翻译:
“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
向
“以为日也” ——“以(之)为日也”
把 …… 当作
“与……远” ——相比差距很大
“未曾” ——不曾,没有
大意:
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板书设计:
比 喻
(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的形象的论证方法)
盲 人 识 日 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问之有目者 得其声
} }未得其实
未尝见而求之人 得其形
默读第二、三小节。
比 喻
(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的形象的论证方法)
盲人识日 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导
入
正
题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道可致而不可求
指出人们“求道之过”
理解:
“人之未达” ——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 ——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而相之” ——辗转而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 ——“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的日更难捉摸。
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思考:
“盲人识日”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人以启发?
结论:
既然是天生的瞎子,而有人却给瞎子讲太阳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尽管“巧譬善导”,用心良苦,那也是白费心机。问的人错在缺乏亲自观察,而教的人错在不看对象,无的放矢。(道理虽浅,令人深思。)
第二、三小节大意:
求道之过应予以纠正,寻求一种正确的途径。
以设问自答的方式,连用两个历史典故,有理有据地阐述“道可致而不可求”。
思考: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结论:
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
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思考:
何谓“致”?
结论:
“致”——莫之求而自至,使其自至
孙武“善成者致人,不致于人” ,“致人”是使敌人自投罗网,“于”被。
子夏“君子学以致其道”。
总结:
由“盲人识日”的比喻导入“道之难见也甚于日”,指出人们求道的弊病;连用两个历史典故,有理有据地论述“道可致而不可求”,“君子学以致其道”。
道理要从实践中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解释加点字。
一词多义(实词),“得”“道”“过”“自”“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
分析第四、五小节。
北人学没:又深一步以一个“没者”在长期的“没水” 实践中“得道”的比喻,(“没人”识“水之道”,进一步说明实践的重要)。说明“致道”要像“没者”游泳那样,反复实践,长期学习,才能掌握“道”的规律。如果纸上谈兵,只凭听来的一点知识轻率入手,势必像“北方之勇者”那样成为“溺者”。
由“北人学没”指出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进一步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
板书设计:
比喻
北人学没 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化为技能,
才是真知
从正到反 正面立论
正反对比 反面告戒
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 { } 学以致道
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总结:
说理性散文,借用两个事例作比喻,形象论证“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用”的道理。
总板书设计:
日 喻
比 喻
盲人识日 要亲自观察,
不可道听途说,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导入“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道可致而不可求。
指出人们“求道之过”
比 喻
北人学没 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才能化为技能,才是真知。
指出读书人
“求道”和“务学”的偏颇 学以致其道。
布置作业:
解释加点字。
一词多义(虚词):“于”“之”“以”“而”。
翻译句子。
相关文章
-
01-13【2024中国新词曲原创词曲征集活动】隆重开启!免费报名丨不用投票丨免费大师课
-
01-13流行歌词音乐
-
12-06【年度评选 正在报名中】2023年度十大词曲作家颁奖晚会暨2024春晚原创词曲海选活动
-
10-15情港行驻洒脱
-
10-15旧梦云烟(国风)
-
10-15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原创歌曲征集大赛正在评审!
-
10-15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13航空工业沈飞原创歌曲《生死为你》荣获“十大金曲”奖
-
10-132024年中国(维西)兰花博览会主题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062023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经开区赛区项目征集公告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站内搜索
歌词网最热
-
08-16缘分(散文)
-
01-26全国知名诗歌散文小说投稿邮箱大全
-
06-26读方承散文集《云深处》
-
07-09散文讲座
-
05-29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散文天地
-
02-10向未来的可能性敞开——读穆涛的散文
-
02-10这次换我说对不起
-
05-10散文《老土灶情结》
-
07-28纪伯伦散文诗
-
12-20李东海:读陈平的散文集《大漠足音》
音频应用
-
02-18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16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06音频应用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