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2015-09-15 1965280064
文学批评与经典阅读
刘再复
一. 每一个人都有文学批评的权利
这一课的重心是讲文学批评,也兼说文学欣赏与文学接受,但内容太宽泛,所以只讲文学经典的接受与阅读。
正如每一个人都有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的权利一样,每个人也都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权利。鲁迅先生在《读书琐记》一文中把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比作厨师与食客的关系。厨师作了菜,食客就有批评的权利。厨师不能因此对食客说,你说我的菜做得不好,那你做给我看。当然,每个食客都应尊重厨师,厨师也应具有兼听的情怀。每个食客都有自己的品味,众口难调,厨师做的菜不可能使所有的食客都满意。食客的品评往往是主观的,但是,厨师的水平差异最后还是可以品尝出来的,这又有客观性。
二、文学批评的五种主体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家,文学批评的主体却不仅仅是文学批评家。一部作品产生之后,所有的读者都可以进行批评,但读者很复杂,因此,便出现五种批评主体:
(1) 政府批评:可以不承认政府批评是文学批评,但它又确实在进行文学裁决。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些文学经典被列入禁书。复旦大学已故教授章培垣先生和安平秋先生编过一部《中国禁书大观》,同学们可以看看,有多少优秀作品被查禁过,连《红楼梦》也难以幸免。西方的禁书历史也有许多故事。直到二十世纪,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还被禁过。禁与止,收与放,这是政府按照自己的政治标准进行批评。
(2)大众批评:作品一旦进入社会,首先遭遇到的是大众。大众要说话,谁也阻止不了。大众买不买你的书,读不读你的作品,这就是选择。选择也是批评。大众读了作品,或与朋友发表意见,或通过各种媒体发表意见,这又是批评。出版社出了文学书之后说:
“读者反映很好,好评如潮。”所以会形成“潮”,就因为是大众。鲁迅先生告诫作家不要迎合大众,俯就大众,意思是说,不要让大众的议论与呼声影响自己的写作。
(3)机构批评:二十世纪出现了许多文学批评机构,即文学奖的评奖机构。例如诺贝尔文学奖(瑞典),龚古尔文学奖等。中国现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马来西亚有花综文学奖,香港有《红楼梦》奖等等,这是群体性的机构批评。萨特当年所以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据他自己说,就是不愿意让自己“机构化”,这也可以理解为不接受机构文学批评标准。机构是人掌握的,机构主体也就是那么一批人,他们并非三头六臂,而且不可能把人生都献给文学批评;二是即使有此献身精神,也不可能阅读所有作品,因此,其文学批评也很“主观”,其功过总是引起争议。
(4)个体文学批评(包括专业批评与业余批评):这是通常所说的文学批评者、文学批评家。这种批评者以文学批评为职业,以报刊、书籍(出版社)、电台、课堂、研讨会等作为平台,又往往进入文学评奖机构。今天所讲的文学批评,就是这一类型的批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知音难求”,他所说的“知音”,也属于这类文学批评。不过,不是所有的个体文学批评家都真懂文学,有的批评者确实“眼光如炬”,但有些批评者则“眼光如豆”。
(5)时间批评(也可称为历史批评)。这一项文学批评是时间的淘洗、筛选、抉择。文学作品产生后经过五十年、一百年、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检验,就像大浪淘沙,历史淘汰掉那些无价值的鱼目,把真金子真珠子留下了,这叫做时间选择和历史选择。其实这才是最权威的选择,我们不妨称之为“天择”或“上帝选择”。有些好作家很有自信,他们不在乎政府、大众、批评家、评奖机构的批评,只相信时间----相信会作出判断。相信几十年、几百年后他的作品还会放射光辉,因此,他按照自己的意志,面壁写作,让内心自由充分飞扬,不理会外面评语,这种作家的心态是很对的。
三、个体文学批评的两种才能
现在讲述个体的学理性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需要才能,文学批评也需要才能。康德区分“发明”与“发现”这两个概念,认定只有发明才可称得上天才。把这一见解运用到文学,便是文学创作(发明了作品)才算天才,而文学批评只是发现好作品,不算天才。我们非常尊敬康德,但是不认为他的每一句话都很正确。例如他说天才只在文学艺术中,不在科学中,那么,我们要问:难道爱因斯坦、牛顿不算天才吗?还有,“千里马”固然是天才,难道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就不是天才吗?其实,文学批评也参与审美再审造,发现中也有发明。例如,俄国的著名作家冈察罗夫(1812--1891)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当然是创造,是发明,当时年轻的著名文学批判家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所写的评论《什么是奥勃洛摩夫的性格》和《黑暗的王国》,则揭示奥勃洛摩夫这个“多余人”的性格内容和巨大思想意义,并在俄国引起震动。连冈察洛夫本人都说,他写作时并不理解奥勃洛摩夫典型的巨大意义,是杜勃罗留波夫的深刻分析才使他有了认识。也就是说,奥勃洛摩夫的形象,有一半是文学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创造的,发现的,发明的。所以俄国知识界都认为杜勃罗留波夫是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并列的“三个斯基”,是一个天才。
杜勃罗留波夫二十五岁时就去世了,而别林斯基也活不到四十岁(出生于一八一一年,逝世于一八四八年),但他们的文学批评却影响了俄国几代作家与几代人,不仅影响了文学界,而且影响思想界与整个俄罗斯社会。在二十世纪的长岁月中,别、车、杜在中国的文学、美学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中国文坛的领袖人物周扬称他们是“三个打不倒的斯基。”面对三个斯基,尤其是面对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这两个实在是“英年早逝”的天才,就会明白文学批评也需要才能,特别是需要两项最重要的能力:
一是艺术感觉力;
二是艺术判断力。
人们通常都比较佩服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以为他们古奥博雅而有学问,而当代文学批评则比较浅近也比较容易。其实,两者各有各的难处,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也绝非易事。其所以难,它需要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必须大量阅读作品,要跟踪不断前行的文学步伐没有大量阅读,就无从比较,也无从评说。还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具有艺术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艺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嗅觉等等。好的批评家感觉非常敏锐,打开作品几页,就可以闻到作品的基本气味,但要准确地判断,还得阅读下去,把握全篇全书即作品的整体。好作品除了思想内容深厚之外,还往往给人觉得作品中的声音、色彩、语言功夫等等。这是作家的先觉,接着还需要批评家的“后觉”。福楼拜说他写作《包法利夫人》时,写到包法利夫人自杀,自己也闻到砒霜的味道。这是一种魔术般的嗅觉,一种穿越时空的嗅觉。莫言的《嗅味族》短篇,写此族人的嗅觉可以闻到十里外的肉香,这可能是曾处于极端饥饿状态的莫言自己的体会。他的《透明的红萝卜》,写黑孩的肉体没有感觉,但内视觉、内听觉却发展到极致,所以他能听懂天上的鸟语与水中的鱼语,也能感觉到铁砧上刚出炉的铁条像透明的红萝卜。莫言的胜利首先是感觉力的胜利。要读懂莫言,也得有相应的艺术感觉,虽难以企及,但也需努力靠近。可惜许多批评莫言的人,既没有艺术感觉力,也没有艺术判断力,只知一些意识形态教条。
艺术判断力产生于艺术感觉力之后。有了艺术感觉,还要进行审美判断。判断力实际上是对感觉力的理性提升。感觉不等于判断。判断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再对作品价值作出评价。这里需要批评家两样东西,一是“胆”,二是“识”,两者缺一不可。有的没有胆,怕得罪作家,不敢把自己的真感觉说出来,这不行;相反,仅有胆而没有识,也不行,这可能会导致胡说胡评。当下的批评家,多数是两者都缺少
四、文学批评与经典阅读
文学批评固然需要才能与感觉,但也需要阅读,如果从事当代文学批评,更是必须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大量阅读之后,才有比较,才能培育敏锐而准确的眼光。夏衍有一本讲述电影批评的书,也介绍了他自己的经验。因为他是分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所以天天看电影,看多了,自然就能看出优秀高低,在比较中生长出更强的艺术感觉力与艺术判断力。
在座的都是理工科学生,虽对文学有兴趣,但文学阅读的时间有限,将来在专业的岗位上,时间也有限。所以我建议大家先读中外一些文学经典。即使是文学系的学生,这一功课也要做好。因为文学经典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最好的参照系。有《红楼梦》作参照系,什么作品什么水平,都一清二楚了。人类世界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文学精华,就是颠簸不破的文学经典。
什么是文学经典?当代杰出的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已故)曾作过很有启迪性的回答。他在“为什么读经典”的文章中(《为什么读经典》一书的首篇,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过李桂蜜的中译本)给经典作了十四项定义,很有趣,不妨罗列如下:
1.经典就是你经常听到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从不是我正在读……的作品”。
2.经典便是,对于那些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来说,构成其宝贵经验的作品;有些人则将这些经典保留到他们可以最佳欣赏它们的时机再阅读,对他们来说,这些作品仍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3.经典是具有特殊影响力的作品,一方面,它们会在我们的想象中留下痕迹,令人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它们会藏在层层的记忆当中,伪装为个体或集体的潜意识。
4.经典是每一次重读都像首次阅读时那样,让人有初识感觉的作品。
5.经典是初次阅读时让我们有似曾相识感觉之作品。
6.经典是从未对读者穷尽其义的作品。
7.经典是头上戴着先前的诠释所形成的光环、身后拖着它们在所经过的文化(或者只是语言与习俗)中所留下的痕迹、向我们走来的作品。
8.经典是不断在其四周产生由评论所形成的尘云,却总是将粒子甩掉的作品。
9.经典是,愈是透过道听途说而自以为了解它们,当实际阅读时,愈会发现它们是具有原则性、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作品。
10.经典是代表整个宇宙的作品,是相当于古代护身符的作品。
11.“你的”经典是你无法漠视的书籍,你透过自己与它的关系来定义自己,甚至是以与它对立的关系来定义自己。
12.经典是比其他经典更早出理的作品;不过那些只读了其他经典的人,可以立刻在经典作品的系谱中认出经典的位置。
13.经典是将当代人噪音贬谪为嗡嗡作响的背景的作品,不过经典也需要这些噪音才能存在。
14.经典是以背景噪音的形式而持续存在的作品,尽管与它格格不入的当代居主导地位。
卡尔维诺对于经典的十四项定义,提供了认识文学经典的十四项尺度。我们可以用这些尺度选择人生的“护身符”与文学的镜子,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和师长,亲属一起选择,也可以参与已有的选择,即阅读中外各种文学评论书籍。今天,我简要地讲讲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我认定的已阅读数十遍的中外基本经典极品,这极品要一一列出,恐怕有百部以上。而我假设,如果上帝把我流放到月球上去,并只允许我携带20部经典,中国十部,国外十部,那么,我就只能照办,国外的携带如下十部:
(1)《俄底浦斯王》(希腊悲剧);(2)《伊利亚特》(希腊史诗);(3)《神曲》(但丁);(4)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5)《唐.吉诃德》(塞万提斯);(6)《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7)《悲惨世界》(雨果);(8)《浮士德》(歌德);(9)《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10)《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国经典则是:《离骚》(屈原);庄子(庄子文选);(3)陶渊明集;(4)李白诗集(5)杜甫诗集(6)李煜诗集;(7)苏东坡诗集;(8)汤显祖戏剧集(9)《聊斋志异》(蒲松龄)(10)《红楼梦》。
这二十部之外,自然还有许多经典,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外,至少还有《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等,而这二十部经典作家之外还有福楼拜、莫泊桑、左拉、拜伦、果戈里、普希金、契诃夫、卡夫卡及中国的三曹、李商隐、李贺等等,但上帝不允许多带,只好割爱了。
除了公认的经典之外,我们每个同学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最喜爱的杰出作品作为自己的“亲兵”。这是我们科技大学人文部的讲座教授李伯重先生的父亲,也是历史学教授李埏先生传下的方法。李教授一家是史学世家,李伯重老师的弟弟李伯杰也是史学家。他们的家传方法就是要选择一批“精华”(“亲兵”)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和长身经。把这些著作读熟读通读透,让它们化为自己的灵魂。
相关文章
-
01-13【2024中国新词曲原创词曲征集活动】隆重开启!免费报名丨不用投票丨免费大师课
-
01-13流行歌词音乐
-
12-06【年度评选 正在报名中】2023年度十大词曲作家颁奖晚会暨2024春晚原创词曲海选活动
-
10-15情港行驻洒脱
-
10-15旧梦云烟(国风)
-
10-15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原创歌曲征集大赛正在评审!
-
10-15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13航空工业沈飞原创歌曲《生死为你》荣获“十大金曲”奖
-
10-132024年中国(维西)兰花博览会主题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062023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经开区赛区项目征集公告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站内搜索
歌词网最热
-
08-16缘分(散文)
-
01-26全国知名诗歌散文小说投稿邮箱大全
-
06-26读方承散文集《云深处》
-
07-09散文讲座
-
05-29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散文天地
-
02-10向未来的可能性敞开——读穆涛的散文
-
02-10这次换我说对不起
-
05-10散文《老土灶情结》
-
07-28纪伯伦散文诗
-
12-20李东海:读陈平的散文集《大漠足音》
音频应用
-
02-18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16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06音频应用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