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林清玄:从农夫之子到散文大家

2015-03-14 原创歌词

林清玄的散文温润如玉,超凡脱俗,又时时带给人一种生存于世间的温暖况味。这种味道后来带上了浓郁的禅蕴,更是达到了平淡冲和的境界。他终究是一个尘世中人,善于用细微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去表达思想,善于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譬喻让人得到醍醐灌顶的感悟。那么,被人称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的他是如何获得这一份从容气度、深厚功力的呢?近日,林清玄应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之邀,来到高州市第四中学和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以亲身经历和写作体验向心智初开的少男少女们讲述了从农夫之子到世界散文大家的“蝶变”过程。与其说这是一次励志教育,不如说,林清玄在以一个农村少年的目光玩味自己的文学修行。

本源

农夫之子的作家梦

林清玄从小家里很穷,家里有18个兄弟姐妹,林清玄排行第十二,如果写武侠小说,他就可以叫“林十二少”了。18张嘴常常让家里揭不开锅,每到开饭的时候,父亲就拿出18个碗来,这18个碗还是奇形怪状,拼凑起来的。吃饭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个庄严的仪式,连父亲说“大家来吃饭”的声音听起来都极富尊严感。然而吃饭的过程并不显出多少尊严,每个人都会先吐一口痰到饭里,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哥哥姐姐抢去。吃冰棍也要先把整支都舔一遍。在这种饥饿的目光和身体感觉中长大,怎么会让后来的林清玄具有那么丰沛的心灵呢?这大概是物极必反,物质的匮乏刺激了心智的清醒。

“我们家世代都是农夫,都是耕田,所以我的命运大概是接着去耕田吧?但是我没有这么想,小时候我就想做个不同的人,我要当一个作家。”爸爸每隔一段时间跟孩子们见面,却记不住他们各自的名字,就叫号码。他问林清玄,“十二,你长大了要干什么?”林清玄说长大了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回答说,“作家就是‘做一点加一点’,坐下来写一写,寄出去,人家就会寄钱过来。”父亲大怒,顺手给了他一巴掌,骂他傻孩子。家乡那一带,没有人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

林清玄想成为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作家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可以跨越人跟人之间的界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14岁那年,他决定离开家乡。父母知道后开心得不得了,因为终于可以少一张吃饭的嘴了。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妈妈把他叫到跟前,送给了他一个黑的玻璃瓶。母亲说,“我们闽南人祖先留下了一个传统,如果离开家乡要带三件家里的东西,第一是祖先香炉里的香灰,第二是家里古井里的水,第三是家里农田里的泥土。有了这三样东西,走到哪儿都是家乡,都不会水土不服。”这个瓶子林清玄带在身边已经50年了,至今放在书桌上,每次看到都让他感动不已。

培养

天道酬勤与心灵感悟

离开家乡后,林清玄不断打工养活自己。做码头工人,扛笨重的木材、货柜,摆地摊,做餐厅服务生,当厨师,在洗衣店做烫熨工。后来他还做过屠宰场的屠夫,因为当时杀猪赚的钱比别的工作要多。每天杀完猪,他就回到家里,把手洗干净,打开稿子写作。“我从小学时代发誓要当作家。因为家里的环境不好,所以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用功。”

几十年来,林清玄每天都写作。开始每天写500字,后来每天写1000字,大学时每天写3000字,至今不断。他一共写了180本书。他深深地觉得,一个作家必须要比一般的人更努力地工作。

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几乎获得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写作文体包含各个门类。其中,《身心安顿》和《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新台币的销售记录。如今,他和琦君一起成为过去三十年台湾最著名的散文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而作家除了努力写作之外,还应该有一颗观察世界的心灵,因为心灵是伴随着写作一起前进的。持续的写作会为作家带来两个好处,一是不断去检查你的内心的思想和世界,二是不断地寻找一种更高的可能性。

哪怕是一只躺在大街边上的狗,哪怕是一只从树上飘落的蝴蝶,都有生命现象内在的原因,对我们的思考产生启迪。就像他在《煮雪》中写的,“斯时斯地,煮雪恐怕要变成一种学问,生命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根据雪的大小、成色,专门帮人煮雪为生;因为要煮得恰倒好处和说话时恰如其分一样,确实不易。”这说的大概也是作家的写作吧。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