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王聚敏的 “ 另类散文 ”

2014-12-09 TestrM

在这个个人出书热的时代里,书店里、网络上层叠堆积的新版文集让人目不暇接。但作为资深编辑,王聚敏深味文字的新、异之魅力,故而他力求新异,而避免熟套。《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这本散文集无疑具有另类特质。

正如他在《“文学老头儿”张医生》中所言,他宁愿写与其现实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平凡人,富具生命激情、洋溢着生活情趣的奇人怪人,也不愿为“名人”、“官员”写些吹捧文字。在王老师眼里,僻巷陋巷里的真人、慈祥厚道的奶奶、“文学老头儿”张医生、说书艺人黄春元、秧歌“戏包袱”赵中福、修车的老大爷、打烧饼的小伙儿、雕塑般鲜明的郭大爷、一副佛相的尹义坤等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都富有情趣、可亲可爱可敬且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

与上述文字截然不同的是对于官腐、恶习的嘲讽。王老师看似在品茗闲聊,冷不防一锥子直点穴位。读过《当奴才的理由》、《官架子》、《喊爹》、《论官员之爱文学》、《诗人,你懂政治吗》、《三人成虎也能成书法家》、《访郭守敬故里》等篇章,幽默中见真味,辛辣中见真诚。这些构成其文集的冷色调、看似“刁钻”“刻薄”的文字,实则是王老师真性情的体现。

阅读《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还有一种新感觉,那就是文章谋篇布局的独运匠心。散文作者应该有同感,面对铺天盖地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家长里短的文章,亲情文字越来越难写。他力挺的两篇亲情散文,左有他尊崇的尧山壁的《母亲的河》、右有他喜欢的崔东汇的《走在乡间小路上》,《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这篇文字中似乎让人看到了王老师开拓突围的身影。文集的诸多篇章中都能感受他求异、求变的写作体验。《说书艺人黄春元》的架构既是可圈可点的艺术代表作。充满民间的文化气和烟火气,它大白话式的叙事风格却把触角延伸到文艺学、民俗学等多重领域;还把说书艺人的一段开场白原封不动地摘录下来,呈现的却是一种中国民间后现代版的“元叙事”,这样的对照和钩沉表现出的不仅是一种厚重的文化关怀,还有一种老道的叙事策略,“史料”被“化开”了,意义被引向多个“出口”。还有许多篇章的结束语,或以“写稿人语”、或以打油诗的模式收束,返古为新,读来倒有爽快、新异之感。

王聚敏非常尊崇余光中的语言驾驭能力,称余是虔诚的“语言崇拜主义者”、精湛的汉语言的“炼丹术士”。余先生将中外古今的语言会通糅合,“和面”、“揉面”一样揉得劲道瓷实;把中国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迭去”,来试验它的密度、速度和弹性。而王老师的语言力道,有刀切豆腐的光润灵动,也有铁锅爆豆的喀拉脆响,干脆利落。他的语言很讲究。

那些率真的文字,疏疏朗朗的几笔,就把一幅生动鲜活的面孔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可爱的郭大爷一样的带队们,“饭桶篮子和他们在一起,在最后一排一溜排开。和煦的秋阳轻轻地照射着他们雕塑般的憨厚的脸庞:神情呆滞、麻木中透着紧张而又有几分自惭自愧。”读到这里,这些淳朴、憨厚的人物内心世界的荒芜和内疚交织的感觉呼之欲出。当然,作者对于大字不识的他们,没有讥讽,而是发自内心的同情,绝无“领导被反复‘夺彩’、‘祛魅’”的寥落和尴尬。

王聚敏善于将新旧、雅俗词语活用,融汇于一体,铸造其鲜明的语言风格。“天女”、“村女”之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对应;“油腻打蛋”之于粗陋脏脏衣服的素描;“阮囊羞涩”之于无钱送礼只得喊爹的尴尬……无不体现其独具特色,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力。他对于乡村俚语的巧妙运用,更使文字活色生香。“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君子把头低”,可见不良世俗的喧嚣气势;“六月的北瓜,焖了尖”,突遭打击,一言不发的窘境;“墙上画马不能骑,蒜臼子和面不如大盆”,实实在在的大白话也蕴含哲理;“穿大鞋,盖大被,地里出恭场里睡”一语活画出了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许多篇尾语,虽自称为打油诗,也描摹现状,讽喻世人,颇见其赤子之心。

一本《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沉甸甸地捧在手里,逐篇读下去,著者说过的一句话悠然浮上心头:“我喜欢有棱角的东西”。综合来看,《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这本散文集所体现的另类特质:冷暖交织的感情基调、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翻阅这本书的同时,我一直在猜测,这位从事散文编辑30余年的老编辑,凝聚几十年心血铸成的另类散文,到底该如何解读?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