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用雕塑写我的日记周记散文

2014-12-09 TestrM


 在素有“美术领域里的重工业”之称的雕塑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罗代奎想象自己是在经历着一场奇妙的旅行,路途艰辛,但收获幸福。从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退休至今,罗代奎仍在雕塑艺术道路上孜孜探索。他说:“我在用我的雕塑写我的日记,写我的周记,写我的散文。”

    新胶鞋,画满童年的空白

    罗代奎的外公和外祖公曾经是晚清时的举人。有关四川老家那个出名的小巷,罗代奎的母亲曾跟他讲起过这段曾经的过往:当年,罗代奎外公中举的喜讯是在某个上午传来的,正当亲朋前来庆贺时,罗代奎外祖公中举的消息也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挤进来,于是,这条“科举巷”一时炸开了锅。

    多年后,家学的影响在罗代奎的血液中继续奔腾。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目不转睛的罗代奎总在等一个信号的到来——放学的铃声。几乎是在同时,罗代奎便飞奔出座位,准确地寻找到老师刚刚落下的粉笔头,蹦蹦跳跳地在回家沿线的墙壁上,恣意留下他的罗氏画法。小狗小猫这些街道上的“常客”画不出新意后,罗代奎开始捕捉时代的印记:军舰、飞机、坦克和着各种声响和肢体表达,相继出现在了罗代奎的童年。

    这个活蹦乱跳的男孩影像在罗代奎日后的作品中被作为主人公再现。

    2000年即至之时,为了纪念这个时刻,罗代奎设计并制作了一款雕塑——“跨世纪”。一个微笑的男孩正从太阳的光晕里走来,生机勃勃。罗代奎一边比划著作品中孩童的模样,一边还原他创作作品时的心情。

    是作品中的孩童感动了这位耄耋老人,还是这种感动赋予了孩童活着的生动?在青年雕塑家姚兰生那里,似乎是寻到了一个答案。“罗老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首先让他自己感动。”而这份感动,正来自于“他极力所关注人性中的真善美甚至假恶丑,一切真的东西”。

    作为罗代奎的忘年交,姚兰生对前辈的尊重和欣赏是不容置疑的。在其与同样是青年雕塑家的妻子徐悦翔共同完成二人的《雕塑集》后,这份作业是毕恭毕敬交到几位雕塑家手中的,其中一位就是罗代奎。“有梦想,内心有那个强烈的需求,行动上就会有坚持。”这是罗代奎对艺术成功大而化之的理解,但按照他感性的逻辑来讲,这些显然还不够。

    坚持用四川话来与人沟通,是这位77岁老人一直以来的倔强与坚守。“艺术作品不该被理解为看图识字,也不能被当作导游图和说明书,它应该,也只能让你感到了什么而把你内心人性的光点燃。”这是他对艺术真谛的理解。

    罗代奎之所以对艺术有这种看法,那些带着痛感的童年记忆,或许很能说明问题。

    “胶鞋穿破就会挨打,但这顿打常常是白挨。”每每此时,罗代奎总是将拥有新胶鞋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画笔上,他想象着各种新胶鞋的款式,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书本的各种空白处。

    尽管许多年过去了,但现在,“他最喜欢,最多的就是鞋。”罗代奎的老伴说道。

    这种“切身之痛”,就是罗代奎所说的“真”,真实,真情。

    酒味,顺著作品散发

    曾经有一幅绘画作品,令年少轻狂的罗代奎非常不屑。

    “创作了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竟用画笔丑化著名的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这在罗代奎眼里,觉得他们的关系“不咋地”。

    但之后,罗代奎在一些资料里偶然翻阅到了关于穆索尔斯基的介绍,原来,这位艺术家喜欢喝酒……这些字眼,让罗代奎的记忆迅速与列宾的画面相碰撞,主人公身穿睡衣、双眼迷离、头发凌乱,那不正是一个“醉鬼”的形象吗?于是,“一股酒味,扑鼻而来。”罗代奎激动起来,连连称道。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