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大国宝人物 五个师都不换
01-25 audioapp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世界第一是中国人民一如既往的追求,凡是各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国人总爱和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做参照,以至于有人说,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 如果用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自然指数、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做数据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中国和外国
“世界第一”是中国人民一如既往的追求,凡是各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国人总爱和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做参照,以至于有人说,“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
如果用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自然指数、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做数据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中国和外国依旧有一定差距,但冷冰冰的数据中展现出的是中国科技呈现井喷之势,甚至不乏在一些领域超越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范例——潘建伟院士研究组实现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使中国在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上一举超越了美国,而赵忠贤院士、陈仙辉教授等科学家在超导领域的贡献也使中国超导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科技水平已处于第一集团,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但属于同一级别。诺贝尔奖仅仅是一个奖项,评判标准被少数人掌握,某种程度上,也是西方学术话语权的一部分。恰逢岁末年关,笔者挑选出2015年获得各种国内外科技大奖的中国科学家们,与读者们一同鉴证中国科技进步:
第一、马伟明 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最高奖
图为马伟明院士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1亿港元于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
电磁弹射装置模型
马伟明院士在电磁发射、综合电力推进、新能源接入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完成了电磁弹射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攻克43项关键技术,申报国防专利3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马伟明院士的科研成果对中国航母实现电磁弹射,舰船全电推进和电磁炮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据公布于网络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在某地一个机场建造了电磁型导轨式高速牵引装置工程样机测试设施,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建成电磁型导轨式高速牵引装置工程样机测试设施的国家。
第二、张亭栋 2015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创设,这一基金会由查济民及其家族于1994年捐资2000万美元设立。
该基金会奖项其后每年评选颁发一次,致力于奖励科技领域有成就的中国科技人才,努力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已累计奖励了包括“两弹元勋”和“神舟五号”功臣在内的数百位杰出科学家和青年科技英才。张亭栋教授是血液病专家,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
张亭栋教授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创设,这一基金会由查济民及其家族于1994年捐资2000万美元设立。
该基金会奖项其后每年评选颁发一次,致力于奖励科技领域有成就的中国科技人才,努力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已累计奖励了包括“两弹元勋”和“神舟五号”功臣在内的数百位杰出科学家和青年科技英才。张亭栋教授通过对传统中医秘方(砒霜、轻粉、蟾酥几味剧毒之物配制用来治疗淋巴腺结核)进行深入研究,在剂师韩太云的配合和帮助下,张亭栋教授将原方分成砒霜加蟾酥和砒霜加轻粉两组做体外抑瘤试验,反复试验发现,其中的砒霜是癌细胞的克星。
张亭栋教授遂将砒霜提纯,最终精制成亚砷酸注射液,专门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上世纪90年代后推广到全国,遂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当今全球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标准药物之一。
第三、施一公 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 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
《自然》杰出导师奖由全球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总编Sir Philip Campbell博士创立,为强调导师启发学生(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而设,每年专注于一个特定国家或者地区自2005年以来,已表彰了2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导师。
图为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教授的成就在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和机理,以及大分子蛋白质的细胞机械机制。他的研究团队使用结构生物学工具来展示控制细胞凋亡的几组关键蛋白的功能机制,细胞凋亡是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避免例如癌症和自体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在2015年8月,施一公教授公布“诺奖级”科研成果。第一篇文章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第二篇文章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2009年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说:“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其结构等待被解析的超大复合体。施一公教授的这一成果至关重要,为理解剪接体结果和工作机制带来巨大突破。”
第四、张杰 2015年度爱德华·特勒奖(激光核聚变领域国际最高奖)
爱德华·泰勒奖是美国核物理学会设立的以“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命名的核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项,每两年在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大会上颁发,每次授予两名杰出科学家,奖励他们在运用激光和粒子束产生高温高强物质来进行科学研究及可控热核聚变上的前沿研究和领导力。
图为张杰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因其所带领的团队在快点火激光聚变研究和在强激光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上的重要贡献,被美国核学会授予2015年度爱德华·泰勒奖。
核聚变装置
快点火激光聚变是实现受控核聚变的一种途径,通过超强加热激光脉冲产生的大量高能超热电子,给预先压缩的氘氚燃料快速加热到聚变温度。
该过程类似于汽油发动机中的点火过程。所以,在快点火物理方案的研究中,超热电子的定向产生和可控传输是快点火激光聚变成功的关键。
张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超热电子束流的定向产生和准直传输,为深入理解和控制快点火激光核聚变过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黄军就 《自然》杂志2015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4月,黄军就研究团队在《蛋白与细胞》杂志发表论文,利用Crispr-Cas9技术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一个可能因突变导致β-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
为了避免伦理争议,实验使用了缺陷胚胎——由当地医疗机构提供,均无法发育成婴儿,不能正常出生的86个胚胎,48小时后,有71个胚胎存活,其中54个接受了基因测试,仅有28个胚胎的基因被成功修改,但只有一小部分包含替代的遗传物质。
图为黄军
但即便是使用了缺陷胚胎,依旧因伦理问题掀起一片争议浪潮——《自然》和《科学》杂志,都因伦理问题而拒绝了论文投稿;科学界的意见呈两极分化,一些科学家认为该技术可用于研究,也有人说研究也应禁止,以防灾难性后果。
虽然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编辑基因的婴儿的诞生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对有先天遗传病家族史的父母来说,成熟的胚胎基因修改技术无异于上帝的福音。
第六、庄晓莹 2015年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奖
图为庄晓莹
索菲娅奖是德国奖金最高的科研奖项之一(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是俄国女数学家、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在偏微分方程和刚体旋转理论等方面有重要贡献)。获奖者可获得最高165万欧元资助,在德国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和购买实验设备等,进行为期5年的创新科研。
中国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庄晓莹研究重点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一种开源的计算机模拟平台,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设计新一代的复合材料。
第七、王贻芳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是科学界第一巨奖,2015年颁发了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该奖由俄罗斯巨富尤里·米尔纳领衔资助,并联合了马克·扎克伯格,谢尔盖·布林,马云等豪富加盟,因此,奖金自然不菲,达300万美元,是诺贝尔奖奖金的2倍。
图为中国科学家王贻芳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和所领导的团队以中微子第三种震荡模式的研究获得了“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微子共有三种类型,在飞行中可以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微子震荡。在理论模型中中微子有三种震荡模式,其中两种模式已经被国外科学家实验证实,其发现者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主导,中美两国合作的团队在大亚湾核反应堆300米外的地下,建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微子实验室。2012年3月8日,王贻芳所带领的团队在全球首先测得中微子的第三种震荡模式,使人类对中微子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是中微子研究的一大突破,为宇宙学粒子物理研究夯实基础。据了解,王贻芳和所领导的团队将在广东江门地下700米处建成一个高达十几层楼新实验中心。
第八、谢毅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1998年共同创立的“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的重要内容,旨在公开表彰女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对她们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充分的认可,并为其科研事业提供支持,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自1998年以来,“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共表彰了全球超过110个国家的2250名女科学家,包括82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和1920位奖学金获得者。
图为中科院院士谢毅
中科院院士谢毅凭借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谢毅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的二维超薄半导体新型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光电、热电转换效率的潜力,有助于减少对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九、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诺贝尔奖的门槛众极高,而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因素,对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成就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情形下,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显得格外来之不易。
图为屠呦呦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收到来自越共的请求。由于所有已知药物都无法治愈当地的疟疾,很多越共士兵死于疟疾。出于对“同志+兄弟”的关怀,中国启动“523项目”,开始着手研究治疗疟疾的药物。
在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大协作下,前后共计3000余人耗时13年,终于在1971年,屠呦呦女士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
01-13【2024中国新词曲原创词曲征集活动】隆重开启!免费报名丨不用投票丨免费大师课
-
01-13流行歌词音乐
-
12-06【年度评选 正在报名中】2023年度十大词曲作家颁奖晚会暨2024春晚原创词曲海选活动
-
10-15情港行驻洒脱
-
10-15旧梦云烟(国风)
-
10-15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原创歌曲征集大赛正在评审!
-
10-15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13航空工业沈飞原创歌曲《生死为你》荣获“十大金曲”奖
-
10-132024年中国(维西)兰花博览会主题歌曲征集,诚邀您携佳作参与
-
10-062023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经开区赛区项目征集公告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8-30适合摘抄的优美歌词
-
04-04歌曲《如愿》歌词
-
03-16张远《嘉宾》歌词
-
03-15张杰少年中国说歌词
-
11-12少年中国说歌词
-
09-30邓丽君经典老歌20首推荐,邓丽君最好听/最出名的20歌曲
-
05-25歌词创作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规律
-
05-26爱人错过歌词什么意思?
-
07-08暗里着迷歌词背后含义
-
03-28生日快乐歌完整歌词
音频应用
中国原创歌词网广告
-
02-18原创歌词征集发布
-
02-16原创曲谱发布制作
-
02-06音乐-歌手-幕后发布推广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