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张金童:大文化沃野的垦荒者

2016-01-14 audioapp

张金童,当代演艺经纪人,中国现代文艺研究会助理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华文作家协会会员、98年度“中国诗星”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国当代青少年作家协会会长。
喜爱文学并从小与诗结缘,198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放飞作家梦》。1996年,高票当选为家乡的市青年作协副主席,受到副省长的亲切接见,那一年,他刚满18岁。1997年,提出并倡导实施“大文化工作格局”率先在全国作协系统开办工业加工生产型企业。
2000年,参加中国新国学院青干班培训,同年应邀参加了江泽民同志题词的“中华魂”全国艺术大展活动,任秘书长助理职务。
2003年,出任北方联合电台台长,设计并部署了“大文化系列活动”:
——创办中国特殊孤儿创业基地,为四十多名因家庭暴力而失去父母,母亲正在服刑,而不能正常生活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扶贫助学”,先后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了近三十万元的款物。
——大力发展经济,开办多家经济实体,为文化步入产业化的轨道,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确立五年内实现五千万元纯利润的目标。
——创建全国首家藏獒野生繁育园区,并在全国藏獒养殖基地率先提出科研价值远超商业价格的口号,组建大连大学国际藏獒科研示范基地。
2006年,出任全国检察工作动态指挥中心大要案信息部调研员。
2008年,当选为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国当代青少年作家协会会长。
 从逃学的孩子到中国诗星
张金童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从小这种性格就彰显,他认为十岁的孩子会数数、会加减就足矣了,识多而无用也,小学三年级的知识就够用了。中国的文字多,必须多学点,此真理一出,他决定了学文弃理。事隔多年,谈及此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当时有些所学的知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派上用场,中国的教育体制必须改革”。
儿时的他打群架是“能征善战”,为小朋友报仇,将邻校的孩子王打得抱头鼠窜;骑在高他一头的大马上“魏武挥鞭”,吓得街邻们从不在门前纳凉;在姥姥房里“飞檐走壁”,气得老太太骂他一辈子出息不了;为赢取更多的时间饱览公园“大好河山”而破了全县的逃学纪录。
转眼几个秋,酷爱文学的他,竟然把哥哥姐姐的大学课本全部阅读了一遍,十岁到十六岁是他的转折期,当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纷纷刊登了他的作品,文学大赛频繁获奖的通知纷至沓来的时候,老师与领导们认识了那个数学只考个位的淘小子就是这位文状元。
渐渐地,老师与家长总结了一条规律,只要淘出花的他有片刻安宁,一准是抱着大书啃字呢!只要不淘气,数、体、音、美所有的课全被他改成了语文课。只要是不破坏秩序,老师也就任凭他畅游书海。老师的宽容与家长的理解,怕也就是他的素质教育的第一堂课。
自90年以后的日子,他在全国多次文学大赛中榜上有名。1995年,一封来自中国作协的信函、一串来自市作协的匆忙脚步,让张金童——这个曾以鑫凯、海亭、叁梅等笔名频频发表诗歌的少年作者彻底改变了人生。
信,是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玛拉沁夫亲笔题写的。中国作协一份材料吸引了这位大作家的眼球,“张金童,辽宁朝阳人,中学生,发表作品共计100余篇……”家乡的孩子、热爱文学的少年,这些,都让家乡走出去的这位大作家兴奋不已,玛老禁不住给张金童亲笔写信,鼓励他要树立远大理想。1995年秋,在市作协的负责人带领下,玛老在北京亲自接见了他。
慈祥的老人,谆谆的教诲,这一切都让张金童永生难忘。时至今日,早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他仍然保留着玛老以及文坛老前辈胡景芳、杨大群以及国际知名教授、台湾大学墨人博士等人的信函。
 全国最年轻的作协主席   他要为文学制造一颗心脏
 1996年,市青年作家协会成立,他高票当选为秘书长、常务副主席,面对如此沉重的担子,19岁的他毅然接掌,这一年他饱尝了创业艰辛,在听取了他的情况后,省委宣传部长王充闾亲笔题名“长林原是手中枝”,市委副书记刘福成欣然提笔“专赖后昆”。在了解了张金童的情况后,副省长谈立人亲切接见了他……
热闹之后便是无穷的静寂,面对协会账面减少的数字,让踌躇满志的张金童陷入了茫然。家里的台灯夜里终于照耀不到那些美丽的文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工作计划。
张金童是好样的,茫然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对了出路,在分析全国文学市场普遍疲软、渐失繁荣之际,先后提出令“老作协”们一辈子都没想到的理念:
——给文学打包装,让形式多样化;
——让文学四肢伸开,双腿走路;
——市场经济没有真空,文学也要参与竞争,要多轮驱动;
——文学的陷阱是被动,文学的生命是活动。
大计一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相继出台——96年12月,青年作协秉承“要两个效益”的理念,组建建国以来全市最大的文化采访团,近两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创建小作家培训基地,全市推开十几处小作家基地;组织大型人物传《中国青少年传》;评选东北文学之星……短短两年时间,青年作协完成了最原始的经济积累与业务资源的沉淀,从肩披负债到百万家财,主持青年作协的毛头小子,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
1997年的年度会上,张金童提出更为大胆的想法,要开办自己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当时青年作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人善意地劝他,但决意已定,张金童力排众议,两度在主席办公会上拍案而起。幸运似乎垂青不言败的勇士,在经过深思熟虑、科学论证后,他主持召开常务会,通过了接管因经营不善而马上倒闭的企业决议,1997年8月8日,市青年作协以承债458万元的壮举,成功接掌朝阳工业冶炼厂。
在取得工人和债权人的支持与理解后,工厂的机器轰然而动,仅此一项,青年作协当年增收200万元,解决200人的就业问题,在他的主持下,青年作协成为全国作协“体内注血”的榜样,他以行动有力地证明了商文并存欣欣向荣的局面。
大概是应了“人怕出名”的那句话,20岁的张金童抢了别人的风光,再加上春风得意的他年轻气盛,一些流言渐渐多了起来,什么财务不透明,青年作协根本不务正务,根本在骗钱等等,矛头指向张金童,面对这一切,他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苦笑着承担,面对如同父辈的同行们,他没有更多的辩解,他要用行动粉碎蜚声。十年过去了,而今的张金童只用了两句话淡出了这一话题——一句是“往事不堪回首,历经以后是磨练,人生有路就不怕崎岖,纵然满布荆棘,只要永恒”、一句是“铿锵前行的意志”!
张金童一句极富道理的诠释,时至今日,也值得广大文化人借鉴,那就是“文化必须要有自己造血的心脏,彻底放弃让经济输血的想法。”
博爱、杂家、大将风范
初识张金童,是他以演艺经纪人的身份出席著名歌星王子鸣的生日宴会。一袭时尚的风衣、鹅黄的衬衫、浅灰的休闲裤,晚会是他代表嘉宾发言,我知道,那意味着身份的尊贵,他的发言平静而不失刚毅、幽默而不溶低俗、时尚而不乏厚道。席间举杯,却有别样的风采与大度。
他是中国实施经纪人制度后的首批签约经纪人,在物质横流的北京,这无疑是一笔资金的象征。而他却将经纪代理无偿提供给当时还不是很出名的几位艺员。著名影星佟大为这样评价:“哥哥的作法在当时很是让人感动!”时至今日,他所帮助过的艺员们,已经撑起中国娱乐界的灿烂星空。其中不乏几位顶尖级人物,可他还是依旧,以淡泊的静心,遗忘着当年的博爱。
相识张金童已有几个年头了,我很钦佩他,可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能确定对他的称呼,对于他的评价我想引用老作家胡景芳的“从文从政、儒武并行”这句褒言。得知他步入新岗,将从事政法系统的宣传工作,我作为他的老朋友,衷心祝愿我的这位老朋友——集作家、诗人、藏獒专家、收藏家、企业家、经纪人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年轻人,事业有成,前途坦荡!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