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文章

说说李清照婉约以外的那些事儿

2015-10-08 56437560

“多少事,欲说还休。”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1084年3月—1155年5月),号易安居士,有人称“李三瘦”的雅号:“人比黄花瘦”,“应是绿肥红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的千古绝句,也有人比作“诗词三李”,即李白、李煜、李清照。她的词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但是,很多人仅把李清照定位于婉约词人,好似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多愁善感,悲悲切切,那实在是大错了,婉约以外的李清照,其实很丰富,很精彩。
       优越而宽容的家庭环境,使李清照从小就有着与同时代女子不一样的个性。
       作为一代词宗的李清照,从一开始,她就不是传统上低眉顺眼的小家碧玉,也不是通常弱不禁风的贵族女子。她出身于名门世家,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山东历城度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河南省开封市),在繁华的东京长大。父亲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学者兼文学家,以散文为长,又是苏轼的学生,即“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代表作有《洛阳名园记》、《济北集》、《礼记精义》、《永洛城记》、《史传辨志》等。李清照的生母更为显赫,是北宋初年汉国公王准的孙女,同时是当朝宰相歧国公王眭的长女。但是李清照幼年不幸丧母,父亲公务繁忙,无暇顾及,所以李清照由爷爷照看。李清照的爷爷也是高级学者,曾是著名宰相韩琦的学生,而韩琦又是与范仲淹同等的大学者,知识渊博的爷爷成了李清照的启蒙老师,起点很高。稍大点,李清照有了继母,也姓王,继母是一代名臣状元王拱宸的孙女,虽为女流,但“工词翰”,文章写得很好,她视李清照为已出,照顾周全,李清照从小就没有禁锢在家里做针绣之类的女红,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遍读父亲丰富的藏书,加上父亲还请了他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大名鼎鼎的晁补之做家教,为李清照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少年时代她就工诗善词,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她多才多艺,连父亲都很惊讶,直叹李清照是女孩可惜了,因此,父亲给了她相对宽松的环境。李清照虽为女子,可以自由出去玩,“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能和家人到东京大街上赏花灯看街景,有时还跟随父亲参加一些聚会。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李清照大气和恃才傲物的个性。在她16岁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文潜,他看了《大唐中兴颂》的石碑,这是由唐代大诗人元结所作、颜真卿书写,人称为“双绝”,不由感慨,写诗云:“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此诗 “传诵一时,定为名作”,当传入李清照那里时,尽管张文潜是名人,她仍然毫不客气地和诗一首:“五十年功入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矣。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着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摩山崖。”此诗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比起张文潜那首原诗来,毫不逊色,且见识高出元结和张文潜,引得文人墨士一片震惊,方知李家有女初长成。李清照的这首诗,不但不婉约,也很难想象会出自豆蔻年华的少女之手。
       成年后的李清照更是个性分明,她在评论当代的所有名词人时,对柳永、张先、宋祁、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不足,全都一一指出弊病所在,无一幸免,言下之意词作非她莫属,倒也名副其实。新科状员张子韶(九成)对策中有“桂子飘香”的话,李清照见了嘲笑他:“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搞得张九成哭笑不得。她有首咏史的诗:“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周公和孔子可是儒学的祖宗,如此大胆的写法,理学大师朱熹不得不惊呼:“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家庭生活的甜酸苦辣,造就了李清照婉约中少有脂粉,真情而不矫饰的词风,独创的“易安体”。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其父赵挺之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他当年21岁还在太学读书时,慕名李清照,元宵节那天,约好友李清照的哥哥李迥去相国寺赏花灯,赵明诚第一次见到了18岁的李清照,爱慕之情顿生。回家后,编了个字迷给父亲:“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说是梦中所见,如此浅白笨拙的字迷让赵挺之一看就明白了,就是“词女之夫”,好在两家门当户对,于是派人上门去求亲,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实是两个有情人结为夫妻。婚后两年,“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对夫唱妇随甜美生活充满了依恋,对丈夫倾注了爱。赵明诚毕业后任职外地,夫妻分居,李清照满怀深情地寄诗给他:“薄雾浓云愁承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沙厨,半夜凉处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很是赞叹,又自恃文采不弱,闭门三天,作诗五十首,把妻子的诗合在里面,请来友人陆德夫评点,结果陆德夫仔细把玩半天,说还是那“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最佳,赵明诚不得不甘拜下风。
       天有不测风云,朝廷政治斗争殃及李清照的小家庭。父亲李格非竟和公公赵挺之在政治上成了敌对的两派,先是李格非跟随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蔡京以恢复王安石新法为名,大肆打击反对变法的“元奸党”,在定案的17人中,李格非名列第五,罢官后携眷遣返明水原籍,赵挺之在这场政治风浪中不但安然无恙,反倒官运亨通,主要还是蔡京极力笼络他,史称“时蔡京独相,帝谋置左右,京力荐之,遂拜尚书右仆射”,由门下侍郎升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权势仅次于蔡京的第二宰相,赵、李两家姻亲的关系也因此而日益疏远。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帮助,“何况天下父子情”,赵挺之拒绝了,李清照写诗讽喻:“炙手可热心可寒”,“慎勿近前丞相嗔。” 以后,赵、蔡争雄,矛盾日益明显,赵挺之在徽宗面前“屡陈其(蔡京)奸恶”,而徽宗也想利用赵挺之来改变蔡京独霸的政局,所以赵挺之的势头一时旺健,达到了权力的巅峰。“高处不胜寒”,李清照看出了潜在的危险。她在诗中说:“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这是提醒公公要提防蔡京的报复,以免被其陷害。果然后在蔡京的排挤下,赵挺之被罢相,改任“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这一闲职,不久赵挺之死了,赵家又受到进一步迫害,赵挺之被追夺官职,在蔡京的授意下,以贪污为名“开封府捕(赵家)亲戚使臣之在京者,送制狱穷究”,赵明诚与兄弟一度“被捕入狱”;地方官府则专门“置狱于青州鞫治”,株连到老家的赵氏家族,后查无实证出狱,全家被遣返老家青州。
       长辈两家先后遭殃,子女赶出京城,对李清照打击很大,但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李清照也就沉下心来,按丈夫“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的想法,他们“食去重肉,衣去重采,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节衣缩食购买金石书画。每得一书,二人“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时常到夜深,“一夜尽一烛为率”。这些藏书“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藏书家。为了收藏这些书画,他们在归来堂上建起了书库,名曰“归来堂书屋”。在这样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游戏玩赏,“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一”。应该说李清照在青州十多年的生活,对于提高她的艺术修养,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杰出的女作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时她的诗词大多以爱情为主,描写上落落大方,体现了都市女性敢想敢说的特色,对丈夫的情意写得真情而不矫饰,以至于有人评论说:“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色。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所顾籍也。”
       然而,他们在青州一起住了十年,政界又发生了巨变,赵家又被人想起,于是赵明诚离家出去做官了,李清照暂时与丈夫分离两地,约两三年时间,这时赵明诚有了变化,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清照一直没有生育,赵明诚则看着自己日积月累数量已很可观的金石书画,“无子能保遗余,每为之叹息。”于是赵明诚在外地纳妾,也没有瞒着李清照,家有小妾在那时是很正常的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向官员提倡过:“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年。”但依李清照个性,很难接受,但又无可奈何,“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当赵明诚去莱州任职时,有条件将李清照接到身边,在莱州,赵明诚因为有了小妾,李清照常一个人独处空房,她愤慨地写道:“静中吾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说我有乌有先生和子虚先生两位知交。李清照的情绪当然会影响到赵明诚,其实赵明诚在心里还是李清照最重要,毕竟多年夫妻和共同爱好,这是他割舍不去的真情。莱州任期满后,又接任淄州,淄州有个邢氏村,村中长老邢有嘉和赵明诚的关系不错。当邢有嘉拿来一本唐代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赵明诚见了大喜,迫不及待地策马回家,与李清照饮酒品茶,相对观赏,燃尽了两根蜡烛还未尽兴,夫妻感情有了复合,赵明诚至少在临终时没有将财产按惯例分给小妾一份。
       因国难家祸带来的重重艰辛困苦,突显了李清照悲惨命运中的顽强和勇气。
       优裕的生活随当时局势的变乱而结束了。靖康之变改写了北宋的历史,也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就在金兵掳掠徽钦二帝而去的时候,赵明诚母亲郭氏在建康(南京)病故,赵明诚因奔丧先南下建康,任建康知府。他行前先回青州,精选了一批贵重金石图书装了15车,几经周折,渡淮河、过长江,辗转到了建康。后李清照准备与南下的赵明诚相会,在青州把剩余画册什物整理后塞满十几间屋子,打算第二年春天再雇船回去搬取。但她离开没多久,青州就发生了兵变,她家毁于兵祸,所留物品均被毁。不久,金兵南下,南宋高宗一味南逃,李清照和赵明诚决定将15车藏品中的绝大部分寄托到随皇室逃难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沆那里。不幸当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所寄存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被金兵一把火全部烧为灰烬。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大部分丧失,给李清照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李清照曾和赵明诚商定,在流亡途中如遇不测,先丢掉家具,其次是衣物,再是书册、卷轴、古器,最珍贵的《赵氏神妙贴》是赵明诚花了二十万钱从东京章氏人家购买到的,极为珍贵,决不能丢,要与之共存亡,所幸最后李清照一直安全地带在身边。不久,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府,于赴任途中中暑,后转为疟疾,医治不当,死于建康,卒年四十九岁。对于他的死,李清照十分悲痛。她写道:“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不久,金兵卷土重来,宋高宗朝廷闻风沿海边向南逃奔,而在这混乱的局势中,竟然还有人告赵明诚有文物送金人,“玉壶颁金”,备受打击正在病中的李清照听说后,十分惶恐,为了表明清白,想把家中所有铜器等物献给朝廷。但高宗等人到处逃窜,李清照扶病追踪,追踪途中,她“飘零遂与流人伍”,进入了难民行列,当她辗转流离来到绍兴,暂租房屋居住,不料,夜里有窃贼挖墙而入,盗走了五个箱子,李清照悲愤莫名,为了找回这些承载她心血和记忆的箱子,公开悬赏寻物,没几天钟姓房东居然厚颜无耻地拿来十八轴画卷领赏,独在异乡的寡妇又能怎么样呢,想到那里饱含着和赵明诚多年来的心血,李清照咬牙花钱赎回。她先后到了台州、温州、金华,最后到了杭州住在弟弟李沆家里。
       兵荒马乱中孑然一身,“南下避乱八月,辗转三千余里”,李清照所受的惊吓、凄苦难以支撑,坎坷的人生非亲历难以想象,于是“呻吟未定,强以同归”,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出现了。据说这位张汝舟曾经虚报军员人数以侵吞军饷,被御医王继先抓住了把柄,而王继先在赵明诚刚死不久时,曾受宋高宗的委派,找李清照要以三百两黄金的低价收购所藏文物被拒绝,毕竟赵明诚家族在朝廷有不少势力,李清照的兄弟也为官不小,连权臣秦桧也是李清照的表姐夫(当然李清照一直远离秦桧,也曾遭到秦桧兄秦梓的攻讦),高宗怕传开去舆论不利,也就作罢了。但王继先始终耿耿于怀,他与张汝舟商定以婚骗财,于是张汝舟主动上门,自称是赵明诚同学,问寒问暖,甜言蜜语,对李清照百般示好,使得困境中的李清照“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便嫁给了张汝舟。婚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个性极强,根本不肯将珍藏品拿出来,而李清照也看清了张汝舟的虚情假意,两人起了矛盾,张汝舟到后来甚至拳脚相加。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官职来源于科举行贿作弊,便快刀斩乱麻,以“妄增举数入官”状告张汝舟,案件连宋高宗都知道了,高宗大怒,张汝舟被罢职发配柳州,按照宋《刑统》:“妻告夫,虽属实,亦须判二年,”李清照也为此入狱,这段不到百日的婚姻就此结束。赵明诚有个远亲是翰林学士兼兵部侍郎綦崇礼,李清照在告状的同时给他写了封信:“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李清照入狱后,綦崇礼仗义执言,向高宗据理力争,牢里坐了九天李清照就被放出来了。古时和现在不同,封建礼教强调妻子必须“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过南宋时还比较宽松,李清照再嫁虽然会引起了非议,但还不要紧,寡妇再嫁在宋代从高官到普通百姓都有发生,而离婚则是大逆不道,没有惊世骇俗的勇气和胆略是做不出来的,李清照敢于离婚,当然知道离婚的后果,社会舆论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李清照的性格应有很强硬的一面。
       面对大是大非,李清照观点鲜明,俊逸远超婉约,悲愁不失豪迈。
      南宋小朝廷,为了维持偏安的局面,竟然向金称藩称臣,把淮河以北的广大国土拱手出让给金国。晚年成了“流浪无依”的“闾阎嫠妇”的李清照忧心如焚,悲愤交加,她怀念旧土故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洗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这里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已成了传世名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宋时的人对东晋最有认同感,王导与刘琨正是东晋志在恢复国土的名臣,所以李清照在这里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强烈不满;李清照还唱出了如此激越昂扬的调子:“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克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这里的豪迈之气惊天动地,与宗泽临终前拥被而坐高呼:“渡河!渡河!”一样动人心魄,李清照殷切期望南宋爱国将领能够早日渡过淮河,驱逐金兵,打回老家,告慰家乡父老兄弟,这也是她"位卑未敢忘忧国"思想的真实写照。
       从家园沦陷的小我之痛到心忧天下的大痛。
       在赵明诚当年任建康知府的时候,建炎三年,御营统治官王亦拟叛乱,赵明诚的李姓下属觉察后报告,赵明诚没当回事,而李姓下属主动暗中做了防备。果然夜里叛乱发生,赵明诚竟吓得与另外两个官员用绳吊到城外跑了,所幸下属已有准备,迅速平乱。赵明诚在危险时刻丢下全城百姓逃跑,当然也丢下了李清照,很难想象如果叛乱没有被镇压下去,作为知府夫人的李清照会有怎样的结果。由于赵明诚的失职,尽管南宋小朝廷也是遇险就逃,赵明诚还是被罢了官,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懦弱行为肯定大为不满,心底是愤慨的。罢了职后,两人决定去洪州暂住。他们坐船而行,当船队经过和州霸王自刎的乌江时,李清照对赵明诚说:“楚霸王以死谢天下,比起那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苟且偷生的人,要有气节的多!”言罢放声吟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司马迁之后第一个赞赏项羽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赞项羽讽高宗,鞭挞那些腐败无能的朝臣,当然也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而这首诗就成为李清照的典型豪放之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流传八百年而成绝唱。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草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在这首千古名词中,针对高宗朝廷南渡后,在杭州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情,难怪宋词人刘辰翁读后要“为之涕下”。后人对李清照的诗词曾有过形象的评语:“神骏”,天马行空,志在千里,不受世俗羁绊。
       多年的背井离乡,李清照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忍辱负重,殚精竭虑,埋头编撰《金石录》30卷,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将赵明诚研究金石的遗稿一一校正誊录,又作了些增补,全文用细宣工楷誊写,全部竣工后,李清照亲手在素绢封面上恭楷写下: 《金石录》(三十卷)宋秘阁修撰,知湖州事,东武赵明诚撰。
       那一天,已近黄昏时分,她倚窗望着阴暗的天空,一排大雁飞过,小雨绵绵,跟前只有一二名女弟子,无限孤寂、悲凄、痛楚之情逐渐从心头涌出,思潮起伏如大海波涛汹涌,她走向案前奋笔疾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连叠字,字字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扣人心弦,痛入骨髓,历代词家赞为千古绝调,无人能及。如果仔细品味,就能发现婉约型的人再凄惨也是写不出来的,只有以顽强、豪健、飘逸为性格底蕴的人,在凄凉悲愁到极致才能写出这样的大手笔,所以李清照是空前绝后的。源自网上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