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原创歌词

假如你要做个乐评人

10-06 254969084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记得还在5年前,有个朋友问我,如何去做一个乐评人,他问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有些问题比较幼稚,他似乎只看到乐评人的表面现象,因而对乐评人产生误解,所以问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给他回了一封很长的信,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存底,不
记得还在5年前,有个朋友问我,如何去做一个乐评人,他问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有些问题比较幼稚,他似乎只看到乐评人的表面现象,因而对乐评人产生误解,所以问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给他回了一封很长的信,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存底,不知道他是否还有这个存底,如果他看到我的这些文字,希望能把那封信再给我一份。
  
  所以,当有个朋友问我写乐评的秘诀时,我只能告诉他最愚蠢的办法:多听、多想、多写。写乐评是没有什么秘诀的。也许一些国外的乐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纽约时报》的专栏乐评人Jon Pareles曾经这样说:我每天从很多地方听到音乐,比如地铁站、广播、电视等,这些音乐中,有没有你最感兴趣的?如果有,就把它写下来。是的,在Pareles看来,写最感兴趣的音乐是做乐评人最好的切入点。可是,Pareles似乎忽视了一个普通听众的审美取向,他更像一个新闻记者一样充分利用他的嗅觉,他的这种做法应该建立在一个人对音乐滚瓜烂熟的地步之后,这样做起来才会觉得游刃有余。同样,如果你不是把一篇文字建立在媒体出版的文本而是像写日记一样的前提下,Pareles的做法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写你最熟悉的东西,你才知道会怎么写。当然,Robert Christgau也有他的做法:“怎么去写乐评?第一件事是要知道你喜欢什么?第二件事是要知道你为什么喜欢。”话虽说得简单,但是,能找出喜欢的原因很难,有时,会让你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感觉。其实,这两个人说的大同小异,那就是,你必须对某一件事感兴趣。
  
  写乐评不是件时髦的事情,实际上是件很艰苦的工作,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乐评人在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甚至会让那些唱片公司的企宣们畏惧三分,尽可能去讨好拥有话语霸权的乐评人。其实这是个错误,真正的乐评人他只会关心音乐,不会关心别的。一位美国乐评人说:我每天早上做的一件事就是从我的信箱里取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唱片,接下去做的就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唱片扔掉。很多人会这样想,做乐评人很幸福,可以免费听到很多音乐。可是很少有人去想,他为什么要扔掉一些唱片?因为他关心的是音乐,而不是信封上的邮寄者。
  
  所以,做一个乐评人,本身要有种责任感,当你在评论某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你很有可能去影响一个人,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一段文字,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付出。可是,评论是最好的误导,评论者有时在无意间把自己的审美取向强加给别人,同时也在歪曲一些真实的东西,这种误导很难避免。所以,评论者要有责任感。如果仅仅是满足一种自恋倾向利用他所批判的对象在解读自己的同时还要求读者去解读他文字的含义,我建议你把这些文字翻过去。如果一个人像只鸟一样在舔自己的羽毛并且还要别人去欣赏他,这是自私行为。乐评其实就是你想告诉别人,音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要把不好的音乐和文字推荐给别人。
  
  我常常听到有人说:你写的很不客观。我说,是的,因为我无法客观。审美本身就是很主观的行为,你怎么能让我客观?但是我知道,那些希望客观的人的意思——他希望我不要在评论时加入更多个人色彩。但我认为,“个人色彩”和“舔自己的羽毛”还是有本质不同的,这就是良心问题。当你写完一个评论,你是否感觉到,你在戏弄、欺骗你的读者?如果没有,那说明你的“个人色彩”是正确的。很多人现在写乐评是在昧着良心欺骗读者。以前,我总是能接到这样的电话,某个歌手出专辑了,希望我能听听,或者是“麻烦你吹捧几句”之类的话。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有点不解风情:对不起,你找别人去。后来,他们换了方式:“麻烦你骂两句。”我还是不解风情,如果它根本不值得一骂,骂它何用?很多时候,一些企宣的不负责任的“乐评”害了不少读者,以至于读者把这些推销“假药”的广告当成乐评。所以,当有些人昧着良心欺骗别人的时候,作为读者,还是要警觉一点。有时,在和一些朋友聊天,总会谈到台湾人做宣传推广方面的话题,其实我非常痛恨台湾唱片公司的做法,他们不负责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算流行文化是一种很市井、很恶俗的东西,但也不能把文案写的那么不要脸。写文案的人基本上有几个目的:第一希望你注意他的产品,所以什么刺耳的话都敢往上轮,第二是希望你购买他的产品,所以总是在里面布设一些诱惑的陷阱。而今天的传媒在商业压力下逐渐丧失了立场,弱智的编辑们像排泄一样把这些垃圾文案源源不断地公之于众。这看上去很符合市场法则,实际上,这就像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当这种恶果在不断蔓延时,还有谁去想到“良心”二字?
  
  我一直认为当今中国各行各业的评论界都处于被轮奸的状态,因为这个市场法则在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评论者就像皮上之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评论者无法以独立的身份存在,这是当今评论界的最大悲哀。因此,评论界的声音总是底气不足。因为当你和你所评论的产品制造者的关系变得很特殊时,你就变成一个枪手。有时我很留意中国评论家对国外作品的评论,不管是音乐还是电影,只要是外国的,你就会发现写的总是很好,很坦荡,一旦评论自己的东西,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水准急剧下降。《几乎成名》里有一段情节,莱斯特.班斯告诫小威廉:不要和摇滚明星交朋友。我后来看到一些国外媒体在评价这部电影时,总是强调这段情节,这让我意识到,在美国,评论家丧失原则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但有一点是中国不具备的,那就是他们还有一个健全的游戏法则,它能让独立观点的音量开到最大,而中国的评论界到处充斥着杂音。在乐评界,杂音已经变成和谐之音,当杂音变成一个标准时,你的耳朵就完蛋了。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是:我不听糟糕的音乐,不管是所谓国内原创还是港台流行或是欧美音乐,我一概不听。有时候,拒绝一些劣质产品也是一种进步——当没有优质产品出现时。有朋友对我说:“好像你不听港台的?”我说:“港台的好音乐我都听过,你说我不听的是那些商业垃圾。”如何让乐评变得有底气,大概目前也唯有良心了。现在很多乐评人、记者以与艺人勾肩搭背为荣,并且经常在一起狼狈为奸。其实把这件事情说开了,就是个相互利用的关系,各取所需,这种利用有时是赤裸裸的、势力的,双方看重的都是对方的“使用”价值。我在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时,有一个前提不会改变——你别想让我说我不想说的话,你也别想阻止我想说的话。本来,这样的警觉是不该出现的,但在中国这个江湖习气浓重的地方,你只能靠这样的方式来赢得对方的尊重,想来这是件挺可悲的事情。
  


  莱斯特.班斯说过:“人人都是乐评人。”这话看你怎么去理解,一方面,每个人对音乐都有自己的欣赏标准,如果你不喜欢被话语左右,你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感受来判断音乐的好坏,选择你喜欢的。另一方面,这句话意味着,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乐评人。
  
  如何成为一个乐评人?首先你告诉我,你热爱音乐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可以继续阅读下面的文字。有一次,我和郝舫参加一个摇滚乐队大奖赛的策划会,会上,只有我和郝舫坚决反对把摇滚变成比赛,郝舫说了一句话:“至少‘摇滚’两个字在我心中还是神圣的,所以我不能接受这种操作。”这话让我很感动,因为我听出来另外两个字:热爱。当你热爱一种东西,你就不希望别人去糟蹋它。所以我暗暗地佩服郝舫,像他这样热爱的人现在不多了。因为热爱,你才会有热情去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去,才会去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
  
  做乐评人一定要懂音乐,这个前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往往出在这里,什么才叫懂?我认为这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本身就是个做音乐的人,因此你知道音乐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并且你可以用很明白的话把音乐解释给那些不懂音乐的人听,但往往这类懂音乐的人不知道如何向一个普通人解释。一个普通听众往往是用直觉和感性来理解音乐,如果你用讲解乐理的方式把音乐肢解后再告诉别人,那不是审美,那是教书。但是如果把它变成审美后,会发现这和懂乐理又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另一方面,你可能不懂乐理,或者只懂一点乐理方面的常识,但是你可以通过文字让别人明白音乐是怎么回事——即你对音乐的审美与批判。我更赞同后者,因为任何一个普通听众对都不会对如何使用切分音发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是切分音使用的效果是什么,节奏因此发生了哪些变化,节奏变化的效果是什么,这些效果会让他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读者,他也许会对你的描述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作为一个乐评人,除了懂音乐之外,你还要对音乐的历史以及音乐发展的脉络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格、流派等有一定了解,这使你在听到某一类音乐时能够很快判断出它是什么,以至于你不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然后,你一定要是个审美专家,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很多时候是带有欺骗性的,这需要你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以免误导你的读者。所以,你不要忘记对大众文化多关注一下,找出它们的规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还建议你多了解一下历史,举个例子:电影《阿甘正传》用很荒诞的方式来讲述二战后美国历史,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同时也在用歌曲在讲述这段历史,而且讲得非常好。导演是怎么挑出这些歌曲的呢?因为这些歌曲在当时都是因为某一社会背景出现的。当这些社会背景的片段用时间流逝的方式组合起来时,它就是历史。多看一些历史书,它不仅让你在判断某些问题时能够以历史观来分析它,更能让你把思路变得立体一些,这对了解一首歌甚至一句歌词都是很有用的。这一点很重要,今天过于密集的信息使人都变成了平面人,人们都不愿意去学习历史。如果你不了解历史,当你去评论一首歌曲时,只能就事论事,无法探窥到它真正的含义。当然,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去再了解一下经济学、地理学、文学史,甚至宗教,这些对你写乐评肯定会有帮助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可能你写的乐评只会被那些年轻的读者接受,所以一定记住用最直接明了的文字来表达,你是在向读者解释你听到的音乐,而不是让读者解读你,但是现在很多人在写乐评时喜欢“酷评”,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文字游戏。甚至,有人喜欢用一些晦涩的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对读者是不尊重的,甚至我觉得这是在装丫挺,是在音乐和读者之间凭空设置一道障碍。尤其是,在你能熟练驾驭文字的时候,更要注意,否则,孤芳自赏和“舔自己的羽毛”没什么区别。最深刻的道理都是用最简单文字表述出来的。
  
  上面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并不是我在告诉你写乐评的秘诀,这些经验对你来说仅仅是一种参照,实际上我也不知道什么秘诀,如果你知道你可以告诉我,我将万分感谢。正如我前文所说:多听、多想、多写。
  
  多听,一定要多听各种音乐,你可能不喜欢某些音乐,这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听自己不喜欢的音乐,说不定有一天你无意中会喜欢的,因为音乐这种感性的东西随时都会触动你的心弦,自然地去喜欢上音乐感受是最真实的。另外,记住一定要多听好音乐,要对得起你的耳朵,别让它在不经意间失去判断力。
  
  多想,仅仅听是不够的,思考很重要,否则听的音乐就像流进沙漠里的水,思考,会锻炼你的想象力,音乐是需要想象的艺术,很多美好的感觉都在你想象的路上出现的。只有在思考时,才会发现很多问题,这样你才会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你不是一个热爱逻辑学的人,但是思考会让你理清很多头绪,如果你是个聪明的人,会从音乐中发现很多规律,然后你在不停地去突破这些规律,寻找另一种规律。
  
  多写,如果你对某一种音乐感兴趣,并且有了零零碎碎的感受,别忽视这些,把它顺手记下来,看看一个星期后会发生什么。也许很多记录都是毫不相关的碎片,但慢慢你就会发现,你是把一些突然冒出来的灵感留住了,这是最真实的。写你喜欢的音乐,你会感到很快乐的。

原创歌词网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