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文章

三驳岳飞“迎二圣”谣传:最希望“迎二圣”的正是高宗赵构

2015-10-01 leanor

与谣传截然相反,最希望迎二圣的正是高宗赵构!
 
对我之前两篇反驳“岳飞违背上意迎二圣”这个谣传的文章,评论里的几个突出的问题,作个统一解答。
 
岳飞被害真的是因为违背上意执意要迎回二圣?
 
再驳关于岳飞的最大谣传:“迎二圣”老谣何时休?!
 
问题一:“迎二圣”赵构只是说说而已。
 
答:绝非说说而已,而是一直在行动,跟金国谈判,迎回二圣。宋金两次议和,南宋开出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迎回二圣。第一次和议,这事还谈成了,金国同意归还二圣(此时徽宗已死,归还棺椁)。
 
岳飞在议和成功后,曾写过一道辞职奏折《乞解军务札子》,说:“现在和约已经签定,陛下的两宫亲戚们(注意:岳飞不称之为‘二圣’,只称之为‘天眷’,这差别大了)就要回来了,我这个时候辞职养病,不会有人说我逃避工作。”(“臣顷以多病易衰,仰渎宸听,乞退处邱垄,以便养疴……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修兵,可期岁月,臣之所请,无避事之谤。”)
 
但是金国一直拖着不放人,一年后,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上台,紧接着毁约南侵,二圣回宋之事,也就作罢。赵构的讨伐诏书《金人叛盟兀术再犯河南令诸路进讨诏》,说:“这刚说好的,让我爹梓棺、我妈、我哥回来,我为尽孝悌屈己忍耻,可是金人说话不算数,这叫我情何以堪?”((“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棺、母、兄。朕念为人子弟,当申孝弟之义……是以不惮屈己……所遣信使,有被扣留,有遭拒却,皆忍耻不问……又遭侵扰,朕尽然伤痛,何以为怀?”)之后宋金再次交战。
 
问题二:二圣回来了,赵构就得退位。
 
 
答:错!徽宗早在1135年去世,回来的时候已是一付棺材。钦宗根基很浅,做皇帝仅一年多就被掳往金国,同时被掳的还有他的满朝大臣,几乎一锅端。
 
而南宋的文武大臣全都是赵构一手任命和提拔,包括岳飞。没有人会吃饱撑的舍赵构而去支持钦宗。
 
钦宗对金人下降书,亡国之君,已经失去了法统上的支持。赵构又通过原哲宗皇后孟太后,为他办了退位手续。同样也是通过孟太后,正式把皇位传给他。赵构就是正统。
 
作为国家耻辱代名词的钦宗,士心、军心、民心尽失,无论哪方面,都不能与赵构抗衡,作死才跟赵构争皇位。若他回来,就看赵构想怎么处置他了,最好的是过锦衣玉食的软禁生活,最坏的话,死了都不知怎么回事。
 
问题三:为什么赵构要迎二圣?
 
答:首先面子上好看,接回来了,就是尽了孝悌,满朝大臣就不用老提醒他勿忘“迎二圣”了。但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二圣不回来,会对赵构的统治造成威胁。因为金人多次恫吓赵构,要把钦宗送到中原,扶植为傀儡皇帝,跟赵构形成南北朝对立,这是赵构绝对不能坐视不理的。
 
宋金第二次议和之后(为这次议和赵构不惜杀岳飞,因金人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赵构依然跟金人作了多次谈判,想让钦宗回来。
 
但是无论赵构如何请求,金国就是不肯放人。金兀术的遗嘱《临终遗行府四帅书》道破他们的如意算盘:“若宋朝大军北伐,打得过便打,打不过就把钦宗放到汴京称帝,赵构没理由跟他哥打(“若制御所不能”,“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
 
所以钦宗终身被扣金国,成为金人对付赵构的一张牌。钦宗死后,金人对赵构瞒了五年,他的儿孙也继续做人质,金世宗说得明白:“赵氏养济之事,乃国之美政,不可罢。”
 
综合以上,钦宗被捏在金人手里,对赵构来说,始终是个隐患,如果钦宗真的被金人放到中原立为皇帝,那将比金人立的刘氏伪齐更具威胁。这也就可以解释,没有人比他更希望钦宗回来,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威胁。而他也一直这样做:谈判!包括以与金交战的战绩作为谈判筹码。
 
问题四:岳飞对二圣的态度。
 
 
答:岳飞绝非谣传中的“二圣脑残粉”,口口声声迎二圣。相反,他是最早停止喊这个口号的大臣之一,也是最早把“二圣”改称“天眷”的,就是“陛下的亲戚”,直接降级,都没“旧皇帝”这层意思了。
 
岳飞是赵构还是康王时就一路追随的嫡系武将,是赵构一手提拨,除了早几年跟着赵构喊过几次“迎二圣”,他对那个两亡国之君实在没有多大热情。岳飞身后留下数百道奏文,在他的奏折里,从绍兴六年开始,到绍兴十一年被害,整整五年间,都没有再提到过“二圣”字样。岳飞更多次在金人操控钦宗父子对赵构进行政治威胁时,坚决站在赵构一边。
 
所以,所谓赵构不愿“迎二圣”,所谓岳飞执意“迎二圣”,以及赵构因“迎二圣”杀岳飞,都是歪曲史实的谣传。岳飞也绝非某些人口中的“没政治头脑自找死”。写此文,惟请尊重史实,尊重岳飞。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