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追忆我的八十年代诗歌岁月

2015-09-18 原创歌词

追忆我的八十年代诗歌岁月
 
访问者:姜红伟(诗歌史研究者,诗歌资料收藏家,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
 
受访人:客人(原深圳大学中文系85级学生,现居深圳,作家、诗人。)
 
访谈时间:2014年7月17日上午8点33分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风起云涌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狂飙突进式的创作热情席卷了整个诗坛,许多大学校园的诗歌创作堪称如火如荼、此起彼伏。无论是庞大的写作群体还是林立的诗社诗刊,几乎遍及各地,形成了一种难以丈量的大学生诗歌写作热潮,从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各种思潮、流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八十年代的诗歌写作是构成今日诗歌写作的一个传统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乃至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年的喧哗与躁动所蕴含的那种对新秩序的孜孜以求与殷殷期待,不仅滋养了一代人的精神与思想的成长,而且在对真善美的坚守中,充满着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大学生诗歌,青春的集合体,最能引起心灵共鸣,那样的风景,清澈亮丽、色彩缤纷,回忆的摇曳也带给人亲切、温存和感动。30年过去,大学同学聚会,大家仍然齐声朗诵我原创的当年风靡校园、广为传诵的诗句“别转身,那样我会爱上你!”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答:1985年,在深圳大学校报《粤海门》发表诗作《粤海门的风》;开始接触比较文学。
 
1986年,诗作《那个地方你没去过》入选《中国大学生抒情诗选》(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年10月第一版),在全国大学生诗坛产生影响。
 
1987年油印诗集《客人诗选》,获得1986~1987深圳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8年加入深圳青年诗人协会。组诗《全深圳响彻着晚祷的钟声》获“粤星”深圳大学征文一等奖。为深圳大学校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写的开幕献诗《十月或关于我们自己的颂辞》获“展鹏杯”征文比赛一等奖;7月,正在读大三的我孤身一人流浪大西北,返校后创作长诗《雪季和雨季》。刚脱稿,即以手抄本形式在国内高校流传,后来辗转传至台湾名诗人洛夫手中,洛夫评论“这是中国大陆当代青年诗人中最前卫、最先锋、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性长诗”,认为可与自己的长诗《石室之死亡》相媲美。1989年,诗作《深圳,深圳》(二首) 获《星星》诗刊社第二届“中国星星新诗大奖赛”二等奖。
 
问: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
 
答:1986年组建深圳大学诗社,任社长并主编《边缘》诗刊、《深圳大学诗歌报》、《路》杂志、《流星报》。
 
 
1988年参加深圳青年诗人协会,诗作《限选必修》入选《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作品集结主要在《边缘》诗集(1-2期,胶印)、《深大诗歌报》(1-13期,油印)刊发。与蛇口半岛诗社结盟,开始涉足诗歌评论。《半岛诗歌概观》等诗评引起一定反响。
 
问:上世纪80年代您去过哪些高校吗?和哪些高校的大学生诗人来往比较密切最后成为好兄弟?
 
答:1986年10月,我与白浪、阿克、滥巷等发起组建深圳大学诗社,并主编《边缘》诗刊等先锋文学刊物,在全国大学生诗坛产生影响。除了不胜枚举的社内活动外,边缘诗社还热情欢迎社会诗人进入校园,邀请多位先锋流浪诗人、作家在深大举办系列诗歌文学讲座,出于“对诗歌的虔诚”之名义,表达对诗友的惺惺相惜之情意……
 
我们积极走出深大,与北大《启明星》、厦大《采贝》、人大、中大等高校诗歌社团之间进行联动,并与他们成为了好兄弟。后来还有往来,并经常一起读诗、品诗、写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