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周恩来鲜为人知的一首打油诗

2015-06-18 dvciyun

据明杨慎《升庵外集》记载,唐代张打油创作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开创了打油诗体。
   打油诗历来令人喜好,陈毅外长曾写过《咏原子弹》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文革”动乱中,许世友将军写过《莫猖狂》打油诗: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落三起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鲜为人知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写过一首打油诗,甚是风趣、生动。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居后院的邓颖超纪念园里,陈列着很多当年的珍贵照片,其中一幅就是“双乐天图”,上有周恩来的为此图题的打油诗;重庆红岩村纪念馆也保留着周恩来亲自作的打油诗诗。
   《题双乐天图》:大乐天抱小乐天,嘻嘻哈哈乐一天;一天不见小乐天,一天急煞大乐天。落款“赛乐天书”。
   诗中的“大乐天”是邓颖超,“小乐天”是当时跟随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荣高棠和管平夫妇的儿子,“赛乐天”当然就是周恩来本人了。
   一九四二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战区开展工作,代表团驻扎在重庆的红岩村,在沉闷压抑的环境中,我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乐观、热情、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更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服务员、警卫战士、甚至工作人员的小孩都能打成一片,使中共代表团的驻地成为白色恐怖中的一片乐土。
   跟随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荣高棠和管平夫妇有一个小男孩,当时一岁半,长得非常可爱、机灵,又很爱笑,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很喜欢他。尤其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更喜欢这个孩子。邓颖超给他起了个很风趣昵称叫“小乐天”,她自称“大乐天”,而“小乐天”管邓大姐叫“大乐妈”,叫周恩来“大乐爸”。
   每当邓大姐通过茂林修竹夹映着的山石小路走向办事处的楼房时,“小乐天”总是在石阶上一边喊“大乐妈”,一边蹒跚地跑过来,邓大姐便一下子把他抱在怀里。有一次,这样的场面让童小鹏给抓拍下来。童小鹏当时在办事处负责机要工作,也是办事处唯一的“摄影师”。照片洗出来后,办事处的同志们高兴地称之为“双乐天图”。
   在国民党统战区开展工作,环境的艰苦、险恶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办事处的同志们,在周恩来的领导与关怀下,生活仍然过得丰富多彩。办事处经常举行文艺活动和体育运动,每个月还要出一次墙报。
   当时,办事处楼下的大厅左侧的墙上挂着一块大黑布,所谓的墙报就是把写好字的纸用别针别在这块黑布上面的。
   周恩来在百忙中也经常抽身参加同志们的活动,并常为墙报写稿。《题双乐天图》一诗,就是应约写给墙报的,贴于童小鹏拍的“双乐天图”的左下角。
   照片和诗句中的“大乐天”、“小乐天”以及落款中的“赛乐天”,虽然是三个不同的人,却是对整个战斗集体的生动写照,“嘻嘻哈哈乐一天”暗示了在这个战斗集体里,充满了欢乐与幸福、乐观与向上。
   很多史料表明,周恩来夫妇俩特别关心同志们的孩子的成长,并曾认多名“干儿子”、“干女儿”,他们一直把同志们的孩子都看成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看成是党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一九四二年以后,办事处的孩子逐渐多起来。为了使同志们集中精力工作、战斗,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周恩来直接关怀下,办事处办起了托儿所,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好、玩好。由于当时经费紧张,周恩来夫妇发动警卫班战士为孩子们做玩具;孩子们得了病,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统战关系在重庆找医术好的医生,让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治疗;从延安运来的大生产运动中收获的新鲜农产品,也总是被先送到托儿所给孩子们吃。。。。。。周恩来夫妇一生没孩子,但他们把同志们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更胜过自己的孩子。
   从《双乐天图》的《题双乐天图》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为新中国奋斗的高涨情绪,以及周恩来夫妇对革命后代的关怀和爱护。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