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名家散文中的童年情结

2015-06-02 a137701261q术

散文是反映作家亲身体验与心灵感悟,融入了作者个人情感、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自我”的文体。名家的散文创作,多为记景抒情、闲情轶事、读书札记、怀人念旧之文。
 
名家已然是成人,每个成人曾经都是孩子,在他们的笔下,总有割舍不断的“赤子之心”情怀。念童年喜乐,忆儿时趣事,许多名家在散文作品中缓缓地抒发着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感怀与念想。
 
赤子之心:周作人
 
周作人的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中有几篇散文,虽带有文艺批评的性质,但其中流露出的童年情结令人动容。他的情结,不仅仅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而有更深的对于孩子的关爱和对儿童文学未来发展的思量。
 
第十四篇中,周作人欣喜于对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阅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是一部‘绝妙之文’,就是大人——曾经做过小孩子的大人,也不可不看,看了必定使他得到一种快乐。”他感叹“世上太多的大人虽然都亲自做过小孩子,却早失了‘赤子之心’”,周作人站在一个童心尚存的成人角度,对那些忘却了自己儿童时代的成人发出了悲悯的慨叹、呼吁童心的回归。
 
“我近来很感到儿童剧的必要。”周作人深深体会到儿童游乐中,文学熏陶美育的重要性,“这个理由,只要回想自己儿时的经验便可明白了。”他在《儿童剧》一文中回忆起十二岁时往三味书屋读书时候的事情。周作人的家到私塾隔着的十户人家中,有个养着一只山羊的头大身矮的主人,私塾里有个身长头小比例不和谐的同学,还有一个吸鸦片的耸着两肩的长辈。他们都是些身体有异样、不协调的人,孩子对于异常的形象是很敏感、好奇的,于是周作人和玩伴们便把他们拿来戏剧化,在院子里扮演日常的童话剧。虽然是随意的嬉戏,但却“使幼稚的心能够建筑起空想的世界来,慰藉那忧患寂寞的童年”,很令人怀念。周作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游戏中,深感缺憾,他希望“有美而健全的儿童剧本出现于中国”,能使现在的孩子在院子里扮演浪漫的故事,享受他们应得的快乐。
 
周作人也关注儿童的玩具,在他的个人回忆中,“不曾弄过什么好的玩具”。他认为:“玩具本来是儿童本位的,是儿童在‘自然’这学校里所用的教科书与用具。”他的儿童观在当时无疑是很先进的,“儿童本位”的提出,对儿童的发现作了最好的注解。而童心的驱动,更让他欢悦,“我们如能对一件玩具发起一种近乎那顽童所有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便可以丰富许多。”玩具做给孩子玩乐,然而大人也不是不可以玩的。他倡导成人也怀着童心去接近玩具,增添生活的乐趣。
 
童年是需要阅读的,阅读经典的故事,让想象力飞扬。可是在周作人童年时代,给孩子阅读的书多是些教条式的经论。据他《儿童的书》里回忆的经验,他幼时念的都是些“圣贤之书”,完全不曾和文学接触。“中国向来以为儿童只应该念那经书的,以外并不给预备一点东西,止那精神上的饥饿,实在是很可怜的”,这给周作人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主张儿童需要故事与画本,并且不能偏于教训,要承认儿童世界,从儿童的视觉和需求出发,儿童文学的标准就是儿童本位。
 
周作人是个有着深深的童年情结的老顽童,他把这些情结倾注于对成人童心的唤醒,对儿童的文学、美育、游戏、成长的关注,他对于童年的留恋与热爱是一种大爱。
 
童心不泯:丰子恺
 
佛心、童心、诗心是丰子恺的三心。像溢满童真的漫画一样,丰子恺的散文总给人最真切真实的生活的温暖。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把他的心牢牢占据,他的“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与灵感。对儿童的喜爱,不仅因为他的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更是作为画家散文家的丰子恺发自内心的对童年对生活的热爱,那样的炽热来自他那颗从未泯灭的童心。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他在《给我的孩子们》开篇即发出了对童年的热望。他要把作为成人的委屈告诉他的孩子们,可是继而又陷入了感伤:“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长女阿宝十四岁时,丰子恺写下了散文《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他把童年比作黄金时代,走出黄金时代的阿宝已然是一个能“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亭亭少女了。她从孩提的“捣乱分子”变得“忍耐自己的欲望,而谋他人的幸福”、“开始尝人类之爱的辛味”。女儿的长大、懂事却并没有令丰子恺欣慰,他反而“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悲哀于“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
 
丰子恺认为孩子的真性情是他们创造力的来源,孩子们爬上他的案台,“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糨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他虽气恼,但很快又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成人举止的谨慎细心,在他看来不过是“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警惕的惯性”。他认为孩子们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天真、朴素、活跃的元气。他珍视生命原初的形态,珍惜孩子们率真、自然的真性情。
在对于他的孩子们童年情态的记录与描述中,丰子恺的文笔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不禁让人陷入深思。《华瞻的日记》,从儿子瞻瞻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语言虽然充满着童趣,反映的却是孩子对成人世界的疑惑和成人对孩童思想的漠视。《给我的孩子们》中描写了许多孩子们的童年趣事,他赞扬瞻瞻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欣喜阿宝给凳子穿鞋的想象力,反省夺去软软玩弄的长锋羊毫。“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肝肺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一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丰子恺对孩子的赞美与欣赏是极致的,他的孩子是人世间与他因缘最深的儿童,孩子们在他心中占有着“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4 4.44音乐工作室音乐发布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